2025年全面深化改革类文稿汇编(18篇)

2025年全面深化改革类文稿汇编(18篇)-深度文库
2025年全面深化改革类文稿汇编(18篇)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深学细悟 让全面深改之舟破浪前行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深学细悟这一重要论著,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开拓进取,奋勇拼搏,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行,驶向更加辉煌的彼岸。

把稳“理想信念”之舵,找准前进方向,助推全面深改之舟行稳致远。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世所罕见。航行于改革深水区,暗礁险滩无处不在,狂风巨浪时有发生,倘若方向不明、信念不坚,极易迷失于短期利益的迷雾,搁浅于艰难险阻的浅滩,甚至偏离预设的航线。只有始终高擎理想信念的火炬,才能照亮改革前路,穿透各种纷扰,确保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作为终身课题,持续深化对《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经典著作的学习,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意图、决策部署和内在逻辑。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对深化改革宏伟蓝图的执着追求,转化为面对复杂局面和严峻考验时的政治定力。要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检视自身在改革立场、改革方向上的偏差,及时校正航向,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使全面深化改革的航船始终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破浪前行。

力挥“实干担当”之楫,激荡奋斗力量,助推全面深改之舟行稳致远。改革目标的实现,蓝图的绘就,绝非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完成,必须依靠锲而不舍的实干、义无反顾的担当来驱动。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施工高峰期”和“攻坚关键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和体制机制重塑。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中,满足于“走过场”“摆姿态”,那么再好的改革方案也会沦为“空中楼阁”,再美的改革愿景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实干担当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是化解风险挑战的法宝,是推动改革巨轮破冰前行的强大引擎。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将改革责任扛在肩上,争当改革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崇尚实干。要勇于到改革矛盾最集中、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一线去,直面挑战,正视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疏通政策堵点、化解群众关切。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原则问题上敢于较真,在困难面前敢于碰硬,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直至攻克难关。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改革蓝图一步步变为生动现实,凝聚起驱动改革航船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扬起“创新发展”之帆,点燃航行引擎,助推全面深改之舟再启新程。改革创新如同驱动航船前行的风帆,能够顺应发展的潮流,赋予前行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发展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满足于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不仅难以打开新局面,甚至可能错失发展机遇,在时代浪潮中落伍。只有坚持创新发展,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才能让改革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塑造竞争新优势,开拓事业新境界。广大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动破除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敢于用新视角观察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办法解决问题。要密切跟踪科技发展前沿和改革实践动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改革,提升改革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及时将成功的创新做法和经验加以总结提炼,上升为制度性成果。要具备前瞻眼光和战略思维,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改革内在规律,勇于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敢于在政策举措上寻求突破,以创新的锐气和魄力,为全面深化改革航船鼓足风帆,引领其乘风破浪,不断驶向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以“主角”担当助推全面深化改革“阔步向前”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贺词指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短短千余字,字字铿锵激昂澎湃,字字温暖直抵人心。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新征程上, 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唱主角”“挑大梁”“当先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强定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以“旗帜鲜明,对党忠诚”之姿,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奋进力量”。“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中,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突破了改革开放中的重重难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勃勃生机。无论是担起历史使命,还是抢抓时代机遇,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

以“爬坡过坎,与时俱进”之姿,奔赴全面深化改革“壮阔征程”。“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改革开放以创新为魂、因创新而成,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伟大的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所取得的。新征程上,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深度不断加深,这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必须牢记“坚持开拓创新”这一建党百年的宝贵历史经验,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当排头兵,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以“为民迢迢,步履不停”之姿,奏响全面深化改革“为民乐章”。“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聚焦就业、托幼、上学、医疗、养老、停车、如厕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要最大限度地凝聚深化改革开放的力量,要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坚定不移改善民生,聚力增进人民群众生活福祉。

“提笔着色”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绚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踏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砥砺改革初心,牢记担当使命,在新征程上“提笔着色”,绘就全面深化改革“新画卷”。

提“对党忠诚”之笔,以“风摧雨折、不改其志”的“赤诚红”为“底色”,勾勒“万山磅礴看主峰”的信仰轮廓。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切实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将推进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政治标准,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要始终坚持与党同频共振,带着对党的热爱与忠诚去直面风雨、创造未来,以实践书写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提“人民至上”之笔,以“枝叶关情,念兹在兹”的“实干黄”为“成色”,晕染“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版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担负起“民族复兴”历史重任,树立正确政绩观,勇挑“千斤担”,敢啃“硬骨头”,将“爱民”体现在日常工作、实际行动中;要珍惜群众直言,沉下身子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中聆听百姓声音,多一些躬身实干、为民请命,多一些静心思考、领悟民心;要将民生幸福作为头等大事,将工作重点聚焦在群众期盼的民生领域,以实的举措、真的作风、敢的气魄并肩群众,携手人民,用心用力用情书写“人民至上”永恒答卷。

提“守正创新”之笔,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发展蓝”为“亮色”,绘就“敢闯新路引征帆”的奋进画卷。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只有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才能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争做勇立潮头的开拓者,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实践中淬炼、成长,不断追求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敢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激活发展新动能、新引擎,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

以“主角担当”护航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新的画卷需要我们共同描绘,新的历史需要我们共同开创。广大党员干部勇担时代重任,增强主角意识,以“理论墨水”常润“思想之田”、 沾“基层泥水”灌溉“发展之花”、用“实干汗水”筑就“复兴之梦”,不断化“学习厚度”为“改革深度”、化“民声民意”为“群众满意”、化“困难阻力”为“前进动力”,凝心聚力绘就大潮奔涌、波澜壮阔的全面深改新篇章。

以“理论墨水”常润“思想之田”,化“学习厚度”为“改革深度”。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党员干部唯有坚持“无一时而不学,无一事而不学”的勤奋积累,永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探索心、“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知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才能悟到“信仰的力量”,品到“真理的甜味”。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追求“读万卷书”与“挑千斤担”高度统一,吃透“上情”、熟悉“内情”、掌握“下情”,争做博闻多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干部,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改革发展洪流,将行动落在中心大局“坐标”之上,不断以“小我”尺寸之功成就“大我”光辉之彩。

沾“基层泥水”灌溉“发展之花”,化“民声民意”为“群众满意”。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民生为基,善于“解剖麻雀”去调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困,努力为他们带去高质量发展的“和煦春风”。征求意见全面了,改革才有落脚点;听取意见到位了,改革才有着力点。要以民声为镜,顺着掌声抓落实、迎着呼声作决策、沿着怨声促整改,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不断补齐“民生木桶”上的每一块短板。

用“实干汗水”筑就“复兴之梦”,化“困难阻力”为“前进动力”。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我们所要创造的复兴伟业,不是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不是鲜花掌声中的坐享其成。”广大党员干部要既守好“脚下一亩三分地”又坚持“全域发展一盘棋”,敢于向挑战叫板、向难处攻坚、向问题开战,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用更多更好的现代化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老经验包打天下,老办法包治百病”已变成过去,要在思想上革故鼎新、方法上破旧立新、行动上守正创新,把握好当前与长远、整体与重点、社会与民生等关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心中有底的执行力、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提升标杆呈现新气象、创新求进展现新作为,做到各项工作既有“风景”又有“盆景”、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一刻不松”让全面深化改革“永不停歇”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催人奋进。党员干部应当牢记殷殷嘱托、勇担时代重任,为党和国家事业“烧旺炉火”,让改革 “永不停歇”,成就大潮奔涌、波澜壮阔的全面深改新征程。

一以贯之坚持理论求索,在“常思常新、日日精进”中坚定“万难不屈志愈坚”的如磐信念,让党性锤炼“永不停歇”。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进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中加强党性锻炼、提升精神境界。要将理论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党的战略思想,以更加自觉的历史主动把改革进行到底。

一如既往坚持秉公用权,在“常省常警、明规明纪”中锻造“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廉洁作风,让纪律建设“永不停歇”。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面对变化不断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只有不断自我净化,才能助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算好“人生账”,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加强内在品德修养,主动检视自身,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心有畏、言有戒、行有止,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纯洁本色。要以批评和自我批评来修正行动方向,敢于揭短亮丑、直面问题,敢于承认素养不够、本领不大,并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廉洁的作风干事创业。

一刻不停坚持为民造福,在“常践常行、踔厉奋发”中厚植“但愿苍生俱饱暖”的赤诚情怀,让担当实干“永不停歇”。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为人民群众谋取福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理解“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的内涵,贯彻好群众路线,始终坚守“为民心”、坚持“为民行”,多比为民、不比为己,多比奉献、不比回报,始终做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捍卫者和实现者。要进百家门听百姓声,身沾稻田泥土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医就业、社会治安等民生大事和子女入学、人居环境等关键小事,全力把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工程变为人民群众可触可感的现实成果。

执“笔”着“色”书写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识变应变求变、俯身扎根沃土,做“可为”之事,成“有为”干部,执“笔”着“色”奋力书写全面深改新篇章。

以“坚定信仰”起笔,始终不渝跟党走着“信念之色”,书写“踏平坎坷成大道”复兴新篇。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成功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展望未来,我们还将勇毅前行。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广大党员干部要铸就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新征程上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复兴华章。   

以“创新求变”运笔,一往无前闯难关着“创新之色”,书写“惟改革创新者胜”发展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要应对好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关键在于创新。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犹如一声春雷,冲破思想桎梏,唤醒沉睡大地。自此,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茅草房、土坯房到砖房、楼房,从一口水井一条土路到水、电、路、网全畅通,从单一粮田到多种经济作物科技化大棚耕种,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到汽车、空调、冰箱……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工作岗位加强学习,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提高创新本领,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要发扬敢于探索、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把干成干好作为目标追求,不断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创造出新成果,实现“创新让未来更美好”的愿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