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优秀年轻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县优秀年轻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深度文库
县优秀年轻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近年来, * 县广大年轻干部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投身 “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实践,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一线勇挑重担、创新作为,涌现出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优秀代表。 * ,男, 199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 * 县委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以 “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严谨态度扎根办公室岗位,从一名初出茅庐的“笔杆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多面手”,用青春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党办人的责任与担当。2023年以来,牵头或参与起草县委全会报告、县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32篇,协调推进重点督查事项47项,参与筹备全县性会议活动68场,推动解决基层反映的文风会风问题12个,相关经验在全市党委办公室系统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24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以笔为犁耕文田,在字里行间厚植为民情怀

“文秘工作不是‘文字游戏’,而是要把党的政策‘翻译’成群众听得懂的‘土话’,把基层的声音‘提炼’成决策需要的‘干货’。”这是 * 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3年初,县委部署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专项行动,他主动请缨牵头起草《关于在全县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为确保方案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他利用2个月时间,跟随县委领导深入12个乡镇(街道)、23个村(社区)调研,蹲点记录了5本、近8万字的民情日记——在 * 镇 * 村,他听到老支书说 “现在政策好,但有些文件像‘天书’,我们看了直挠头”;在 * 社区,网格员反映 “报表多、台账多,占用了太多走家串户的时间”。这些鲜活的素材让他意识到:文风改进不能停留在“删繁就简”的表面,更要聚焦“实用管用”的本质。

最终形成的实施方案中,他创新提出 “三个转变”要求:文件起草从“政策解读型”向“操作指导型”转变,配套制定《县委文件“口语化”表述指引》;调研方式从“会议室座谈”向“田间地头问计”转变,明确“每个调研组至少走访10户普通群众”;督查考核从“留痕管理”向“实效评估”转变,推行“群众满意度”一票否决制。方案印发后,基层干部普遍反映“文件薄了、会议短了、干工作的时间多了”。2024年,他参与起草的《 * 县关于推动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中,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 “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问题,没有简单照搬上级文件,而是结合本地传统习俗,提出“红白理事会‘三限’标准”(限人数、限标准、限天数),用“村规民约”替代“行政命令”,相关做法被《 * 日报》专题报道。

在文字关前,他始终坚持 “三核对”工作法:政策依据核对中央和省市最新文件,数据案例核对统计部门和基层实报,表述规范核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24年县委全会报告起草期间,为核实“全县森林覆盖率”数据,他翻遍近10年的《 *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不同年份因统计口径调整存在 0.3%的差异,专门到县林业局核实原始台账,最终采用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小 * 改稿子就像绣花,连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推敲。 ”县委办分管文字工作的副主任 * 感慨道, “但他改的不是‘字’,是把县委的决策部署与群众的所思所盼‘缝’在一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