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河湖服务中心2025年工作总结

一、勤密巡河巡湖,压实河湖长责任

市委书记xx、市长xxx亲自担任总河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多次深入长江、xx湖、xx河、xx河、xx水库、xx水库等重要水域,开展实地巡查工作。在巡查过程中,总河长们高度关注水域岸线管理、水环境整治、抗旱保供等重点工作,专题调度,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重大问题,为全市河湖长制工作树立了标杆。

各级河湖长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履行巡河、护河、治河责任,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河湖重点工作落实,扎实推进河湖问题清理整治,确保巡河工作有效开展。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河湖长累计开展巡河6087余次,累计发现问题184个,均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整改,目前已全部解决,河湖问题发现率和解决率均达到100%,有效保障了河湖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紧密组织协调,凝聚工作合力

6月13日,我市精心组织召开了总河长会议,对全市2025年河长制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为河湖长制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落地见效。

为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我市先后召开了2次成员单位会及集中培训会,深入学习河湖长制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河湖长制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严格按照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02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设目标,为河湖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河湖问题排查整改方面,我市高度重视水利部遥感图斑和省级“图斑快递”核查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194个水利部遥感图斑和80个省级“图斑快递”进行了逐一核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详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截至目前,所有图斑问题均已整改完成并销号,整改完成率达到100%。

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保护的良好氛围,我市积极组织志愿活动,全年共组织志愿活动3次,参与人数达186人次。志愿者们深入河湖沿岸,开展垃圾清理、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河湖保护意识。同时,常态化开展河道保洁工作,全年累计开展河道保洁600余次,清理水域、岸线垃圾7.57吨,河湖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三、强化“三大治理”,构建良好河湖生态系统

(一)实施有效的源头治理

我市始终坚持以源头治理为核心,按照省市总河长令要求,全面排查入河排口,登记在册,实施“身份证”管理全覆盖,实现精准治理。通过建立健全入河排口管理台账,明确每个排口的责任主体、排放去向、排放标准等信息,为河湖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同时,加大入河排口整治力度,按期完成了年度入河排口任务的整治销号,有效减少了污染物入河量,从源头上保障了河湖水环境质量。

(二)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我市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作为河湖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水管网建设、改厕一体化等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管网布局,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实现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为河湖水系生态系统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强化河湖水系生态系统治理

我市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将河湖水系生态系统治理作为河湖长制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节约利用、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努力构建良好的河湖生态系统。通过加强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河湖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湿地建设等工程,提高河湖自净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严格水资源节约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治理,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确保河湖水质稳定达标,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注重“三大工作”,强化河湖长效管护体系建设

(一)开展河湖健康问诊及划界确权

为全面掌握河湖健康状况,科学制定河湖保护措施,我市精心组织开展了xx河、冶湖等6处河湖的健康问诊工作,对河湖水质、水量、水生态等进行全面体检,深入分析河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河湖长组织领导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积极推进水普外河湖的划界确权工作,明确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边界,为河湖水域的管理保护和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河湖健康问诊及划界确权,进一步夯实了河湖管理保护的基础,为河湖长效管护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推进水库视频监测系统建设

在现有渔政、铁塔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我市纵深推进水库视频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化管护手段。通过在水库周边安装高清摄像头、水质监测设备等,实现对水库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及时掌握水库水位、水质、水生态等变化情况,为水库科学调度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河湖管理信息平台,整合河湖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巡查数据等,实现河湖管理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河湖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河湖长效管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健全河湖日常保洁与管护机制

以各级暗访、卫星遥感发现新增问题为基础,我市进一步强化河湖日常保洁与管护工作,倒查监管责任,健全奖惩制度,推动河湖管护责任落实到位。通过建立河湖日常保洁队伍,明确保洁范围和保洁标准,定期开展河湖保洁工作,及时清理河湖垃圾、漂浮物等,保持河湖水域环境整洁。同时,加强河湖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湖管理中的问题,确保河湖生态环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健全河湖日常保洁与管护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河湖生态健康水平,为河湖长效管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建立“三项机制”,推动河湖长效管护落地见效

(一)建立倒查机制,压实属地管护责任

河湖治理是阶段性任务,长效管护才是长远性任务。为落实“基层减压赋能”工作要求,今年来,我市河长制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倒查机制,反向压实属地管护责任。通过定期开展河湖暗访检查、卫星遥感监测等方式,及时发现河湖管理中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溯源倒查,明确属地管护责任,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整改落实,确保河湖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台账,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有效提升了河湖管护效能。

(二)完善河湖管护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压实各级河长的环境责任,我市进一步完善河湖管护评价体系,健全上级河长对下级河长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对各级河长的履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充分调动各级河长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明确奖惩制度的实施政策依据,对河湖管护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进一步强化了河湖管护的责任落实,为河湖长效管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优化“河长+”模式,建立社会参与机制

为增强全社会治水护水合力,我市进一步优化“河长+”模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通过设立河长公示牌,公布河长信息、河湖概况、监督电话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河湖保护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河湖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河湖保护;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等平台,及时发布河湖长制工作动态和河湖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河湖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河湖保护的激励机制,对积极举报河湖违法行为、参与河湖保护的个人和单位给予适当奖励,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河湖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河湖长效管护提供了强大动力。

六、工作成效与展望

2025年,我市河湖长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河湖管护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通过勤密巡河巡湖,各级河湖长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显著增强,河湖问题发现率和解决率均达到100%;通过紧密组织协调,凝聚了部门合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通过强化“三大治理”,构建了良好的河湖生态系统,河湖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注重“三大工作”,强化了河湖长效管护体系建设,河湖管理保护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三项机制”,推动了河湖长效管护落地见效,河湖管护的责任落实更加有力,全社会治水护水合力不断增强。

展望2026年,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河湖长责任落实,加大巡河巡湖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湖管理中的问题,确保河湖生态环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共同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落地见效。三是进一步加大河湖治理力度,深入推进“三大治理”,构建更加良好的河湖生态系统,让河湖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四是进一步完善河湖长效管护体系,强化“三大工作”,提升河湖管理保护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的转变。五是进一步优化“河长+”模式,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参与机制,增强全社会治水护水合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保护的良好氛围。通过不懈努力,持续提升我市河湖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xx、幸福xx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