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任务 掌握实词 、 虚词的辨析方法 , 能够在语境中正确使用它们 。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所考词语
题型
命题特点
2020
全国 Ⅱ
以及 / 乃至 容易 / 易于
尚且 / 仍然 然而 / 虽然
选择全都恰当的一项
① 从 2016 年至 2021 年,全国卷考查实词、虚词仅两次,说明该考点是轮考点,考查频率远不及成语。
② 从命题看,以实词为主,所选词语不偏不怪,皆为生活与学习中常见常用的,难度不大。
③ 题型均为选择题,与其他考点放入同一语段中考查。
2019
全国 Ⅰ
边缘化 / 私人化
获得 / 焕发 制约 / 约束
全国 Ⅲ
遐想 / 联想 限制 / 制约
知识图要
实词包括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 数词 、 量词 、 代词六类 。 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上 , 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 要掌握和运用好实词 , 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 , 更细腻 , 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 。 辨析近义词 , 辨异是重点 。 辨异首先要求同 。 所谓求同 , 就是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 , 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 , 辨析其差异 。
一、意义辨析
辨析方法主要是 “ 语素区分法 ” 。 所谓 “ 语素 ” , 就是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 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单个字 。 两个近义词往往含有相同的语素 , 而它们意义的差别 , 往往落在两词相异的语素上 。 所以 , 只要提取出相异的语素来加以研究 , 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两词的区别 。 例如 “ 疏离 ” 与 “ 疏远 ” , 两词的相异语素是 “ 离 ” 和 “ 远 ” , 这两个语素在原词中均表示 “ 疏 ” 的结果 , 只是结果不同 : “ 离 ” 只表 “ 疏 ” 的状态 , 并不强调 “ 疏 ” 的程度 ; 而 “ 远 ” 则表 “ 疏 ” 的程度 , 且程度较重 。
辨析的角度主要有 : ( 1 ) 词义侧重点 , 例如 “ 冷僻 ” 与 “ 冷落 ” , “ 冷僻 ” 侧重指 “ 偏僻 , 不熟悉 ” , “ 冷落 ” 侧重指 “ 不热闹 , 不热情 ” 。 ( 2 ) 词义轻重 , 例如 “ 嘲笑 ” 与 “ 讥笑 ” 都含有 “ 看不起人 、 取笑人 ” 的意思 , 只是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 “ 嘲笑 ” 指一般的取笑 , 词义较轻 ; “ 讥笑 ” 指带有讽刺 、 挖苦意味的取笑 , 词义较重 。 ( 3 ) 词义范围大小 , 例如 “ 年龄 ” 与 “ 年纪 ” : “ 年龄 ” 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 , 词义范围大 ; “ 年纪 ” 专指人的年龄 , 词义范围小 。
1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筑牢织密香港 国家安全的防线,国家层面立法迈出了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于被外在 、误入歧途的年轻人群体,以及对 “ 一国两制 ” 存在困惑或者误读的香港社会,《港区国安法》起到了活血化瘀的功效。
A . 维持 裹挟 B . 维护 裹挟
C . 维持 裹胁 D . 维护 裹胁
答案 B
解析 维持:使继续存在下去;保持。维护:保全、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这里的语境是用立法来保护国家安全,故应选 “ 维护 ” 。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 ( 做坏事 ) 。裹挟: ( 风、流水等 ) 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 ( 形势、潮流等 ) 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这里修饰的是被外在因素影响而误入歧途的年轻人,故应选 “ 裹挟 ” 。
2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科技是时代的革新力量,每次技术进步都会深刻影响生活,人工智能同样如此。蒸汽机 之前,人们只能借助畜力与风帆出行, “ 诗与远方 ” 遥不可及。三次技术革命后,汽车、火车、飞机等 了时空距离,互联网更让世界 “ 零时差 ” 。
A . 改良 缩小 B . 改动 缩短
C . 改动 缩小 D . 改良 缩短
答案 D
解析 改良:去掉事物的个别缺点,使更适合要求;改善。改动:变动 ( 文字、项目、次序等 ) 。根据语境,用 “ 改良 ” 更合适。缩短:使原有长度、距离、时间变短。缩小:使由大变小;减少。 “ 缩短 ” 多用于长度、距离、时间等, “ 缩小 ” 多用于数量、范围等,此处说的是时间、距离的压缩,用 “ 缩短 ” 更合适。
3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蜀绣又名 “ 川绣 ” ,诞生于民风 的巴蜀大地,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其用料 ,针法严谨,线条流畅,与湘绣、粤绣、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A . 纯朴 讲究 B . 淳朴 讲究
C . 淳朴 考究 D . 纯朴 考究
答案 C
解析 纯朴:单纯朴实,没有杂质、杂念。淳朴:诚实朴素。多用于形容 “ 民风 ” 。讲究:注重,力求完美,一般用在日常生活中。考究:通过严谨的考证或者查询,表现出来的重视与讲究,一般用在工艺、用料等方面。根据语境,应选 “ 考究 ” 。
二、色彩辨析
辨析角度有二 : ( 1 ) 感情色彩分褒 、 中 、 贬三种 , 如 “ 成果 ( 褒 ) — 结果 ( 中 ) — 后果 ( 贬 ) ” ; ( 2 ) 语体色彩分口语与书面语 , 如 “ 爸爸 ( 口语 ) — 父亲 ( 书面语 ) ” 等 。
1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 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 ”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 其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疫情防控期间的 “ 宅读 ” ,让人更加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关爱他人。有人读了《中国抗疫简史》,纵览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防疫抗疫的历史经验, 了战疫的必胜信念;有人读了泰戈尔的《飞鸟集》, “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 ,思索生命的意义。
A . 沉醉 增强 B . 沉醉 增加
C . 沉迷 增加 D . 沉迷 增强
答案 A
解析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一般为褒义词。沉迷:深深地迷恋 ( 某事物 ) 。一般为贬义词。语境是迷恋的事情拥有恒久魅力,故选 “ 沉醉 ” 。增强:增进;加强。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 “ 增强 ” 是定性的, “ 增加 ” 是定量的;前者是质的提高,后者是量的变化。 “ 增加 ” 与语境中的 “ 必胜信念 ” 搭配不当。故选 “ 增强 ” 。
2 . 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 , 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1 ) 程序员一时兴起 , 以一种 的方式来采用树形视图表现随意的对象 , 在可用性方面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
( 2 ) 会晤中 , 两国领导人 了今后双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系列问题 , 并就许多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
( 3 ) 国庆长假期间 , 凡在本超市购买商品满 1 000 元者 , 本超市将 价值 100 元的礼品券 。
A . 果断 磋商 敬赠
B . 果断 商量 惠赠
C . 武断 磋商 敬赠
D . 武断 商量 惠赠
答案 C
解析 ( 1 ) “ 果断 ” 是褒义词, “ 武断 ” 是贬义词。 ( 2 ) “ 磋商 ” 是书面语, “ 商量 ” 是口语。 ( 3 ) “ 惠赠 ” 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 “ 敬赠 ” 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为。
三、用法辨析
辨析角度有三 : ( 1 ) 适用对象是用于自己还是他人 , 是谦称还是敬称 , 是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 , 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 。 例如 “ 爱护 ( 上级对下级 , 长辈对晚辈 ) — 爱戴 ( 与 ‘ 爱护 ’ 相反 ) ” , “ 启用 ( 用于物 ) — 起用 ( 用于人 ) ” , “ 接受 ( 被动性 ) — 接收 ( 主动性 ) ” 。 ( 2 ) 习惯搭配 , 例如 “ 侵占 — 财物 、 领土 , 侵犯 — 主权 、 利益 、 领空 ” 等 。 ( 3 ) 看词性及其语法功能 , 例如 “ 节约 ( 动词 ) — 节俭 ( 形容词 ) ” 等 。
1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近年来,从文物斗图大赛到文物雪糕打卡,从三星堆新发现的围观探讨到文创产品的走俏市场,传统文化的热度 攀升。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老文化由此 出鲜活的生命力,而思接千载的当代观众也由此 在丰富的文化宝库之中。
A . 连续 展示 踟蹰
B . 连续 展示 徜徉
C . 持续 展现 踟蹰
D . 持续 展现 徜徉
答案 D
解析 第一处要辨析 “ 连续 ” 和 “ 持续 ” 两个动词。持续:延续不断。连续:一个接一个。此处的主语为 “ 热度 ” ,无法与 “ 一个接一个 ” 搭配,故选 “ 持续 ” 。第二处要辨析 “ 展示 ” 和 “ 展现 ” 两个动词。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展现:显现出。此处的接受对象是 “ 鲜活的生命力 ” ,无法 “ 清楚地摆出来或明显地表现出来 ” ,故选 “ 展现 ” 。第三处要辨析 “ 踟蹰 ” 和 “ 徜徉 ” 两个词。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是形容词。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是动词。此处意在强化当代观众对古老文化的接受与传播, “ 踟蹰 ” 一词具有的 “ 迟疑 ” 之义会削弱这一语意的表达,故选 “ 徜徉 ” 。
2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2021 年 3 月 9 日,人社部正式发布了包括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调饮师、碳排放管理员等 18 个新职业信息,越来越多的新职业走进公众 。当今职业选择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传统的择业观,大胆尝试新生事物,勇于应对变化挑战,通过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本领,拓宽自己的人生舞台,使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新职业不断涌现, 出的是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
A . 视线 影射 B . 视野 折射
C . 视线 折射 D . 视野 影射
答案 B
解析 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指注意力。根据上文,与 “ 走进 ” 搭配的只能是 “ 视野 ” 。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影射:借甲指乙;暗指 ( 某人某事 ) 。此处非 “ 借指 ” 也非 “ 暗指 ” ,而是间接反映实质,故选 “ 折射 ” 。
3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中国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科学的知识系统, 了历史上辉煌的中国文明。与此同时,也影响了科学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普及。在 19 世纪 “ 洋务运动 ” 和 20 世纪初 “ 新文化运动 ” 的 下,科学被引进中国。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科学发展严重 。
A . 造就 推动 滞后
B . 成就 推动 落后
C . 造就 推进 落后
D . 成就 推进 滞后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