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笔者应邀到多家机关单位讲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每次讲之前,都先阅读该单位一定数量的文件,以增强针对性。本文列举的是其中若干常见语文差错,希望引起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关注,并在写作中注意避免。
一、句子中的常见差错
1. 并列成分的结构宜保持一致。例如:
( 1 )这个连队的战士今年多次参加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创建等活动。
这个句子中“参加”后并列的“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都是动宾结构的,唯独后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是主谓结构的,宜将其改为“创建和谐社会”,以便跟前面几项并列的成分在结构上保持一致。
2. 两个联合关系的词语宜按照事理顺序排列。例如:
( 2 )支持主任、副主任和其他同志的工作,增进和维护新成立的秘书处的团结。
句子中两个联合关系的动词宜按照事理顺序排列,而不宜颠倒过来。例如“保持和发扬”“巩固并提高”“继承和发展”。因此例( 2 )中的 “ 增进和维护 ” 宜写成 “ 维护和增进 ” 。
3. 不丢失介词 “ 与 ” 。例如:
( 3 )这些人员享有外出执勤的工作人员同等的保护条件和福利补助。
这句话宜在“享有”后加介词“与”,构成“与外出执勤的工作人员”这一完整的介词结构。
4. 不因句子长而丢掉宾语。例如:
( 4 )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以及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思想 ……
这句话宜在“极端主义思想”后面添上宾语“行为”(或“行径”等)。
二、词语运用中的常见差错
1.“ 标志 ”“ 标识 ” 不宜连用。例如:
( 5 )尽快完善车站标志标识系统。
例( 5 )中的 “ 标志 ”“ 标识 ” 用一个 “ 标识 ” 即可。 “ 标识 ” 常用来指帮助人们识别事物的图形。 “ 地铁站的引导标识 ”“ 完善交通标识标线 ” 等说法是正确的。
2.“ 篡改 ” 跟 “ 窜改 ” 用法有别。例如:
( 6 )不得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故意夸大或缩小案情。
( 7 )必须惩治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
例( 6 )至( 7 )中的 “ 篡改 ” 宜写成 “ 窜改 ” 。 “ 窜改 ” 表改动、删改,其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等。 “ 篡改 ” 多指精神实质方面的改动。 “ 篡改 ” 的对象一般是历史、理论、经典著作精神、学说、政策、指示等。例如:
( 8 )南京大屠杀是铁证如山的史实,历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 9 )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不能篡改的。
3.“ 交代 ” 跟 “ 交待 ” 用法不同。例如:
( 10 )正文中所提到的几个请示事项应在标题中交待。
例( 10 )中的 “ 交待 ” 宜写成 “ 交代 ” 。表示交接工作、嘱咐、说明等,宜用 “ 交代 ” 。 “ 交待 ” 则用来表示一种诙谐的说法,例如: “ 你造的这条小船要是出了毛病,我这小命可就在湖里交待了。 ” 使用 “ 交待 ” 的机会很少,在公文中一般使用 “ 交代 ” 。
4.“ 拟定 ”“ 制定 ” 跟 “ 拟订 ”“ 制订 ” 用法不同。例如:
( 11 )按照工作计划,办公厅今年将制订出有关规定。
( 12 )该工作组已经拟订了一些条文,明天就报上来。
例( 11 )中宜用 “ 制定 ” ,( 12 )中宜用 “ 拟定 ” 。
“拟定”“制定”强调“结果”,而“拟订”“制订”强调“过程”。如果指已经或者将要出台什么文本,宜用“拟定”“制定”;如果是指正在草拟、讨论、研究什么文本,宜用“拟订”“制订”。就公文语言中的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情况宜用“拟定”“制定”,宜用“拟订”“制订”的情况较少。
5. 正确使用 “…… 以上 ”“…… 以下 ” 。例如:
( 13 )在青海海拔 3000 米以下(不含 3000 米,下同)地区工作的 ……
“……以上”“……以下”一般包含本数。如果为了使表达更加明确,可以加括号说明。例如“ 300 人以上 ”“300 人以下 ” 可以说成 “300 人以上(含 300 人) ”“300 人以下(含 300 人) ” 。
例( 13 )中括注说明 “ 不含 3000 米 ” ,这种说法虽然可以采用,但为了与 “…… 以上 ”“…… 以下 ” 一般包含本数的说法不抵牾,也为了使表达更简洁,表示不包含本数时,最好改用 “ 超过 ”“ 低于 ”“ 不足 ” 等词语。例如可改为 “ 超过 3000 米 ”“ 低于 3000 米 ”“ 不足 3000 米 ” 等说法。
6. 避免误用 “ 及其 ” 。例如:
( 14 )这些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管理 ……
“及其”的意思是“和他(他们)的”或者“和它(它们)的”。例如:
( 15 )职工及其家属。
( 16 )足见鲁迅及其笔下的人物在国内外影响之深。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及其”中的“其”指“及其”之前紧挨着“及其”的词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因此( 14 )中 “ 及其 ” 的用法是不妥的,可改为 “ 以及 ” 。
7.“ 泄漏 ” 跟 “ 泄露 ” 用法有别。例如:
( 17 )不准以案谋私、办人情案,不准跑风漏气、泄漏工作中的秘密。
“泄漏”指液体、气体、放射线等因为封闭不严密而从容器或管路中漏出。例如:
( 18 )这艘运输船触礁后,硫酸泄漏,造成海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