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中共*乡委员会,就2025年以来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今年以来,我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工作主题,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着力破解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问题。在省委组织部和市委、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全乡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铸魂固本,夯实思想政治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基础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功能发挥上仍存在”温差”,在组织生活实效上仍存在”落差”,在队伍结构优化上仍存在”反差”。为此,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严肃党内生活、优化队伍结构三大举措,切实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通过系统性、针对性的工作部署,我们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体系建设。我们建立了”党委领学、支部促学、党员自学”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全年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共*次,专题研讨*次,覆盖全乡*个基层党组织、**名党员。针对农村党员特点,我们编制《党的创新理论通俗读本》**册,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场次,确保理论学习全覆盖、无死角。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理论学习,全乡党员干部政治站位明显提升,”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二是创新教育载体方法。我们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双重教育平台,打造”云端党课”*期,开发微党课*个,建立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个。全年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红色故事分享会”等主题活动*场次,参与党员达**人次。同时,我们特别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组织*批**名党员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提升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制定《*乡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考核评价办法》,将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党支部考核和党员积分管理重要内容,设置量化指标*项。全年开展专项督查*次,通报学习情况*期,对*个学习不达标的党支部进行约谈整改。通过建立”学习-考核-应用”闭环管理体系,全乡党员干部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理论测试优秀率从年初的*%提升至*%,学习成果转化率达到*%以上。
(二)严肃党内生活,淬炼党性修养。 一是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我们全面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制定《*乡基层党组织生活规范化指引》,明确标准流程*项。全年督导各支部召开支委会**次、党员大会**次,开展党课**场,组织生活会参与率达*%。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题,我们建立”线上+线下”双重组织生活模式,通过视频会议、网络平台等方式,确保**名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二是强化政治体检功能。我们创新开展”党性体检”活动,围绕政治信仰、纪律规矩、作用发挥等*个维度,设置体检指标*项。全年组织**名党员干部进行深度党性分析,查找突出问题*类**个,制定整改措施**条。通过”自己查、群众议、组织评”相结合的方式,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锤炼党性、提高修养的作用。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形式。我们精心设计”主题党日+”活动模式,将组织生活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全年开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场,解决实际问题**个。同时,建立组织生活质量评估机制,设置评估指标*项,开展质量测评*次,党员满意度从年初的*%提升至*%,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显著增强。
(三)优化队伍结构,注入源头活水。 一是严格党员发展标准。我们坚持政治标准首位原则,制定《*乡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明确政治审查*条红线。全年发展新党员*名,其中35岁以下占比*%,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农村致富能手占比*%,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我们特别注重在青年农民、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中发展党员,建立**人的入党积极分子库,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加强骨干培养力度。我们实施”头雁培育工程”,选拔*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大专学历教育,组织*批**人次参加省、市专题培训。同时,选派*名年轻党员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安排*名后备干部到重要岗位实践锻炼。通过系统化培养,全乡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平均年龄下降至*岁,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我们健全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奖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三元薪酬体系,村干部年平均收入达到*万元,较去年增长*%。同时,打通优秀村干部上升通道,*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名村干部考录为公务员。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大胆创新、担当作为,全年表彰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名,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