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在市委党校,共同探讨一个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大课题。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市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和未来希望,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我们履职尽责的“第一课”,也是必须终身修炼的“必修课”。
一、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个“极端重要”,不是修辞手法,而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所决定的科学论断。我们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宏大视野中,去深刻体味其千钧之重。
(一)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始于思想领域;一个国家的衰败,往往源于精神家园的失守。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文化价值观的广泛传播和认同。反之,思想防线的崩溃,必然导致社会动荡、政权倾覆。苏联解体已经不远,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全面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最终导致思想混乱、组织涣散、国家分裂。历史雄辩地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靠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才得以在血雨腥风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守好意识形态这块“责任田”,就是守住了党的生命线,守住了国家的政治安全。
(二)意识形态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精神旗帜 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越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就越需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靠什么来统一?靠的就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做的是争取人心的工作。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才能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14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
(三)意识形态领域是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前沿阵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发展的外部压力持续增大。一些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把意识形态作为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的“突破口”。他们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大肆兜售所谓““普世价值””,恶意歪曲我们党的历史,抹黑攻击我们的领袖人物,唱衰中国经济,妄图搞乱我们的思想、颠覆我们的政权。可以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没有硝烟,却处处是战场;看不见刀光剑影,却时时面临着尖锐的较量。在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面前,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和妥协的余地,必须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捍卫我们的政治安全和制度安全。
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就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事关意识形态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之后,总书记又多次对此作出新的深刻阐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性原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灵魂。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媒体格局如何调整,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全市各级党组织都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旁落。所有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