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干部警示座谈会,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此次会议的核心主题,是结合今年以来我区教育系统发生的 ** 中学原校长 ** 、原副校长 ** 等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这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件,涉案人员职位重要、社会影响恶劣、违纪违法情节严重,令人痛心疾首,为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再次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这绝非单一学校的孤立个案,而是教育领域系统性问题的集中暴露,更是我们必须共同反思、坚决整治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深刻指出,要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清醒认识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深化整治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 ** 案的发生,恰恰印证了 习近平 总书记的精准判断 和党 中央的深远考量。今天,我们就是要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聚焦教育这一重点领域,深入剖析问题、研究改革举措、明确工作要求,全力守护 ** 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直面病灶,深度汲取教育领域腐败案件的沉痛教训
** 中学作为我区的重点学校,承载着众多学生的未来和家长的期望,在教育教学方面本应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 、 ** 作为学校核心管理层,本应是推动学校发展、培育祖国栋梁的 “引路人”,却沦为利用教育资源牟取私利的“贪婪者”,令人扼腕叹息。尽管案件具体细节仍在调查,但结合纪委监委通报情况和教育领域腐败的普遍规律,其暴露出的问题具有鲜明典型性,值得每一位同志深刻警醒。
(一) “以教谋私”利益输送链条错综复杂 。 教育领域涉及招生入学、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多个关键环节,掌控着大量公共资源和资金,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从近年查处案件来看, “以教谋私”是教育腐败最核心的表现形式: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招生入学的职权,通过直接插手或暗示授意,为特定关系人违规办理入学手续,收取巨额贿赂;有的在学校物资采购过程中,与供应商勾结,抬高采购价格,从中谋取私利;还有的在学校工程建设项目中,利用职务之便,为施工方提供便利,收受回扣。涉案学校在招生、采购等环节本就备受社会关注,背后极可能存在类似利益输送网络,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二) “师德失范”行为严重损害教育形象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然而,部分涉案人员师德严重失范,不仅没有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反而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他们在课堂上敷衍了事,却热衷于课外有偿补课;对学生区别对待,对送礼品、送红包的学生关爱有加,对普通学生则冷漠忽视。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也让社会对教育行业产生了质疑。我们必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一旦师德滑坡,教育的公信力将荡然无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