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怀着回顾过去、擘画未来的心情,在这里隆重召开区2025年中考总结暨2026年中考备考座谈会。刚才,我们认真听取了四所学校的备考经验分享,也学习了老师作为优秀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代表的一线智慧,老师代表区教师发展中心对2025届备考工作作了系统回顾,副局长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深刻见解和具体要求。大家的发言,内容翔实、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既有对过去成功经验的深刻提炼,也有对未来备考工作的冷静思考和科学谋划,让我深受启发,也倍感振奋。
借此机会,我代表区教育局,向在2025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各个学校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奋战在毕业班一线的全体教师和管理干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回顾与反思中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5年中考,我们感慨万千,也豪情满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全体教育人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成果,向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亮丽答卷。我区中考各项核心指标稳中有升,优质生源培养取得新突破,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一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它是我们过去一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坚持不懈、科学备考的必然结果。总结提炼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做好2026年的备考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我们的成功源于“系统谋划、顶层设计”的战略牵引力。 备考从来不是九年级一年的冲刺,而是一场“三年备考,一朝亮剑”的持久战。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树立了全局观念和长远意识。正如*副局长所强调的“一年中考,三年备考”原则,我们从七年级抓起,注重知识的衔接和能力的培养;在八年级关键期,强化管理,防止分化;到九年级,才能厚积薄发,从容应对。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也在宏观层面加强了对全区备考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科学指导,从学期初的备考启动会,到学期中的视导督查,再到考前的心理疏导和模拟演练,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这种自上而下、贯穿始终的系统性思维,为我们赢得中考胜利提供了坚实的战略保障。
第二,我们的成功源于“深耕课堂、精准教研”的核心驱动力。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而课堂是提升质量的主阵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始终把“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备考工作的核心任务。*中学的“科学规划、精准教研、精细管理、分层施策”,*中学的“抓常规、抓管理、抓关键”,都体现了对教学过程的精雕细琢。各校深入研究中考考纲和近年真题,精准把握命题趋势和考点变化,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区教研室和各学科教研员发挥了关键的“智库”作用,通过组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同课异构等活动,强化校际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备考经验的相互借鉴。正是这种对教研工作的执着追求和深耕细作,锻造了我们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升了整体备考的“含金量”。
第三,我们的成功源于“以生为本、多元施策”的精细执行力。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考备考这场攻坚战中,我们没有忘记教育的初心。*学校的“分层教学、培优补短、导师包联、一生一案”,*实验学校的“筑牢心理防线、实现个性赋能”,都生动诠释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成长需求。通过建立学困生帮扶机制,我们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通过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我们助力优秀学生突破瓶颈、追求卓越;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关怀,我们帮助学生以阳光、自信的心态迎接挑战。*老师分享的“以爱为舟,以智致远”的班级管理策略,正是这种人文关怀的生动写照。这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精细化的管理,让我们的教育充满了温度,也激发了学生无穷的内在潜力。
第四,我们的成功源于“协同作战、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 中考备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任何一个部门、一所学校、一位老师的单打独斗都是远远不够的。*中学的“注重协同作战,形成合力”道出了成功的关键。我们构建了“学校-年级-班级-教师”的内部协同机制,校长亲自挂帅,管理团队靠前指挥,全体教师团结协作。我们强化了“家校社”联动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线上沟通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和好伙伴。区教师发展中心倡导的“同进步、同月考、同教研”的备考共同体模式,更是打破了学校壁垒,让全区初中学校从“竞争者”变成了“共进者”,形成了抱团发展、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正是这种上下一心、内外联动的强大合力,为我们夺取2025年中考的全面胜利汇聚了磅礴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