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司法局党组班子关于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XX区司法局党组班子关于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深度文库
XX区司法局党组班子关于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根据区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区委第X巡察组于XXXX年X月至X月对我局党组进行了常规巡察,并于XXXX年X月X日反馈了巡察意见,客观公正地指出了我局在三个方面存在的14个具体问题。局党组对巡察反馈意见高度重视,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并以此作为检视问题、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重要契机。会前,党组班子成员深入学习了党章党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巡察反馈意见,广泛征求了意见建议,深入开展了谈心谈话,在此基础上,认真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现将局党组班子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局党组班子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巡察反馈的三个方面14个问题,逐一对照、深刻反思、主动认领,确保问题不遮掩、不回避、不漏项。

(一)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在基层落实情况方面

  1.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实。班子在组织引领全局政治理论学习上存在不足。一是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不够。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要论述,未能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理论学习与司法行政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两张皮”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二是学习形式较为单一。多以集中学习、文件传达为主,研讨交流、专家辅导、实地见学等方式运用不足,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三是学用结合效果不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破解司法行政工作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理论学习成果向实际工作效能转化不够充分。

  2.法治服务企业不够深入。班子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市场主体方面思考不深、举措不实。一是服务主动性不强。坐等企业上门多,主动深入园区、企业了解法治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少,未能完全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服务措施针对性不足。提供的法律服务多为普惠性、通用性内容,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个性化、差异化法治需求研究不够,提供的“法治体检”、合规指导等服务的深度和精度有待提升。三是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对一些惠企纾困的法治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导致部分企业对相关政策不了解、不会用。

  3.运用人民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不到位。班子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把握和实践推动有待加强。一是调解网络效能未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作用未能完全激活,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相对滞后,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衔接不够顺畅。二是调解队伍能力有待提升。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指导和管理不够系统,部分调解员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技能有待提高,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的能力不足。三是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不健全。对基层矛盾纠纷的动态摸排、分析研判和早期介入不够及时有效,未能完全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

  4.行政复议应诉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班子对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基础保障有待加强。一是规范化水平不高。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理、决定等环节的程序规范和文书标准执行不够严格,案件质量有待提升。二是能力建设滞后。行政复议应诉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办案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面对新类型、复杂案件时有时显得力不从心。三是硬件保障不足。行政复议接待室、听证室等办案场所建设及信息化应用水平与工作要求存在差距。

  5.社区矫正监管不够有力。班子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有待强化。一是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管控、教育帮扶等措施未能完全落地见效,存在一定的脱管、漏管风险。二是信息化监管手段应用不充分。“智慧矫正”建设推进缓慢,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精准监管的能力不足。三是部门协同配合不畅。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工作衔接机制不够健全,影响了监管合力。

  6.对基层司法所指导不够有力。班子在履行对基层司法所的领导指导责任上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指导缺乏精准性。对基层司法所的情况摸排不够深入,指导工作“一刀切”,未能针对不同司法所的实际情况和困难进行精准帮扶。二是业务培训系统性不强。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缺乏长远规划和系统安排,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三是保障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在争取资源、改善司法所办公条件、保障经费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

  7.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有待深化,责任压得不够实。一是分析研判不足。定期分析研判司法行政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点不够深入、不够及时,对潜在风险缺乏预见性。二是阵地建设管理存在短板。对局属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的管理不够严格,信息发布审核制度执行不够到位。三是干部队伍思想动态把握不准。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深入细致,针对性不强。

  8.保密工作落实不到位。班子对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日常管理有待加强。一是保密意识需进一步强化。个别干部职工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二是保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定密、涉密载体管理、网络保密管理等制度存在执行打折扣的现象。三是保密检查督查不到位。常态化、制度化的保密检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风险隐患排查不够彻底。

(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情况

  1.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欠缺。班子对“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落实不够到位。一是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对分管领域、下属单位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指导、督促、检查不够经常、不够严格。二是廉政风险防控不到位。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排查不够全面深入,防控措施不够精准有效。三是日常监督管理偏软。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存在“好人主义”思想,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不够充分。

  2.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力度不大。班子对履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的主动性、实效性有待提升。一是监督覆盖面不广。对县级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多停留在案卷评查、接受投诉等层面,主动深入执法一线开展监督较少。二是监督刚性不足。发现行政执法问题后,跟踪督促整改的力度不够,问责建议提出较少,监督的权威性未能充分体现。三是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未能有效整合监督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工作机制运行不够顺畅。

  财务管理不规范。班子对财务制度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监管存在漏洞。一是预算编制和执行不够科学严谨。存在预算调整随意、支出进度不均等问题。二是报销审核把关不严。对原始凭证的合规性、真实性审核不够细致,存在手续不全、附件不齐等现象。三是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固定资产登记、盘点、处置等环节管理存在薄弱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