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根据区域总部党委的统一部署,今天我来到这里,与大家共同开展一次政治纪律专题的学习交流。这次党课的主题是“严守纪律规矩,筑牢廉洁防线”。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重温纪律、剖析案例、明确要求,引导大家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廉洁意识,持续巩固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为区域总部的健康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建设也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我们身处经营管理一线,直接面对市场、服务社会,手中掌握着一定的资源和权力,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关乎企业形象和党的声誉。下面,我将围绕“明纪律、守规矩、防风险”这条主线,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与同志们进行深入探讨。
一、深学细悟,精准把握纪律的“高压线”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和规矩,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懂纪律,不守规矩,就如同在悬崖边开车却蒙上了双眼,风险之大,不言而喻。近年来,中央和上级单位三令五申,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中办印发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单80条》,就是为我们划出的清晰而具体的“负面清单”和“高压线”。这份清单内容翔实,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清单80条》深刻揭示了“四风”问题的多种表现形式,为我们提供了精准的“靶心”。结合我们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实际,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坚决杜绝。
第一,关于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的问题。 公车姓“公”,绝不姓“私”。《清单80条》明确禁止“公车私用、私车公养”,以及超标准配备、超编制配备公务用车等行为。我们有的同志可能会觉得,周末临时用一下车办点私事,或者下班顺路接送一下家人,是“小事一桩”,无伤大雅。但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麻痹思想,往往是滑向违纪深渊的开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公车使用记录的每一笔,都承载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监督。任何形式的公车私用,都是对公共资源的侵占,都是对纪律的挑衅。我们各管理处、各站队要严格执行公车管理制度,完善派车审批、使用登记、里程记录、节假日封存等全链条监管,坚决杜绝任何“车轮上的腐败”。
第二,关于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问题。 这是人情往来中最容易触碰的“红线”。随着科技发展,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方式也变得更加隐蔽,从过去的烟酒茶,演变为现在的电子预付卡、微信红包、快递送礼等。有的人认为,不收现金,收点土特产不算什么;或者认为,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逢年过节发个红包是“增进感情”。这些想法都是极其错误的。《清单80条》明确指出,无论是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还是以任何名义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的财物,都属于违纪行为。我们从事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会与各类承包商、供应商、服务区经营方等打交道。在这些交往中,必须保持清醒,划清公与私的界限,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糖衣炮弹”。要记住,今天你收下的一瓶酒、一条烟,明天可能就要用手中的权力去偿还。这种交易,最终只会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三,关于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问题。 津补贴和福利的发放,必须严格依据国家和上级单位的政策规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巧立名目,通过虚列开支、虚报冒领等方式,变相为职工谋取“福利”。比如,以“加班补助”之名行“普惠奖励”之实,或者以“春秋游”的名义组织公款旅游。这些行为看似是为职工着想,实际上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小金库”行为,扰乱了收入分配秩序,也败坏了风气。《清单80条》对此有明确禁令。我们各级负责人必须增强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关心关爱职工,要通过正当的渠道、合规的方式,而不是用违纪的手段去换取一时的“人心”。
第四,关于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的问题。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伸到今天,就是要坚决拒绝任何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宴请和娱乐活动。《清单80条》明确禁止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或者出入私人会所,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娱乐健身活动。我们有的同志可能会有侥幸心理,觉得吃顿饭、唱个歌,只要没有直接的权钱交易,就不算违纪。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接受宴请本身,就是一种关系的输送,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在处理问题时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特别是在项目验收、合同续签、服务质量考评等关键节点,任何一次不合规矩的饭局,都可能成为日后被人拿捏的把柄。因此,我们必须管住自己的嘴,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做到“交往有度、公私分明”。
此外,《清单80条》还对大办婚丧喜庆、办公用房超标、公务出差乘坐交通工具超标、借公务差旅之机旅游等诸多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这80条,条条是红线,条条是禁令。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能把这份清单作为案头卷、座右铭,逐条学习,逐项对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严明纪律,坚决纠治作风的“顽瘴痼疾”
如果说《清单80条》是具体的行为规范,那么,反对和纠治“四风”问题,就是一场更深层次的党性锤炼和作风革命。“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我们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向这些作风上的“顽瘴痼疾”开刀。
第一,要坚决破除“文山会海”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在我们系统内,形式主义的表现也不少。比如,一份文件层层转发,以“签阅”代替“落实”;一场会议层层召开,以“传达”代替“执行”。有的单位热衷于制作精美的PPT、撰写华丽的报告,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却束手无策。有的安全检查、服务质量巡查,满足于“走了、看了、记了”,却对发现的问题不跟踪、不整改,搞“雨过地皮湿”的“痕迹管理”。这些行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甚至会误导决策、贻误战机。我们必须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到抓落实、解难题、促发展上。开会要开解决问题的会,发文要发指导实践的文,检查要查动真碰硬的查。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让干实事、求实效的干部有舞台、受尊重。
第二,要坚决整治“推诿扯皮”的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核心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在我们的工作中,官僚主义常常表现为对司乘人员的合理诉求漠不关心,对服务区出现的脏乱差现象视而不见;表现为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跑好几个部门、盖好几个章才能办结;还表现为对待下属颐指气使,对待上级阿谀奉承,搞“两面派”。就在去年,我们区域总部纪委就处理了一起典型的官僚主义案例。*管理处下辖某路段出现连续坑洼,多名过路司机通过热线电话反映,但相关责任部门认为“小坑小洼不影响主线通行”,迟迟未予修复,导致一起车辆爆胎事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相关责任人也因此受到了严肃处理。这个教训是深刻的。我们是窗口单位,服务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司乘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
第三,要坚决抵制“安于现状”的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追求个人安逸,消磨的是革命意志和奋斗精神。有的同志在岗位上待久了,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热情减退,创新意识不强,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年轻同志,则害怕到艰苦的收费站、偏远的路段工作,总想着留在机关、留在舒适区。这种精神状态,与我们企业当前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和改革发展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所处的交通行业,技术日新月异,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如果我们不主动学习、不思进取,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子闯劲、拼劲、韧劲,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第四,要坚决刹住“讲究排场”的奢靡之风。 奢靡之风,败坏的是党风政风,腐蚀的是党员干部的灵魂。尽管在高压态势下,明目张胆的奢靡行为有所收敛,但一些“穿上隐身衣”的变异问题仍然存在。比如,有的单位在业务接待中,虽然控制了餐费总额,却在菜品上追求“新、奇、特”,想方设法提高标准;有的单位在办公用品采购中,不追求实用耐用,而是热衷于购买昂贵的、带有奢侈属性的品牌;有的领导干部,在个人生活中追求名牌、攀比消费,严重脱离了群众。根据区域总部纪委2025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我们系统内查处的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就有1起涉及超标准接待。这说明奢靡之风的病根未除,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我们必须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提升道路安全水平、改善服务设施、提高运营效率上,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铺张浪费和虚华攀比。
三、严格制度,扎紧规避风险的“制度牢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