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10月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10.20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25年10月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10.20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深度文库
25年10月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10.20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规划好实施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从“一五”到“十四五”,再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一历史坐标系中审视即将走过的5年,几多艰辛,几多不易,几多辉煌!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如今,重温这一重要论述,回望“十四五”,展望“十五五”,我们感慨万千,豪情满怀。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领航定向

  “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一座新城,折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

  搬进河北雄安新区的新家,中国中化员工杨高敏的生活充满“小确幸”,离家不远就是公园,乘公交上班10分钟,“高楼越来越多,店铺人来人往,城市活力四射。”

  地上,千年秀林、中央绿谷,绿色延绵,“聪明的车”畅行“智慧的路”;地下,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水住进“集体宿舍”;云端,“城市大脑”高速运转,日处理数据超200亿条……一张白纸起步,“未来之城”拔地而起。

  城市生生不息,时间飞驰向前。从“拔节生长”的雄安新区,看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听到的是东方大国逐梦现代化的铿锵足音。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四五”时期,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新征程上,我们靠什么来进一步凝心聚力?就是要靠中国式现代化。”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0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2023年2月,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全局高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自觉担负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一路筚路蓝缕、充满艰辛,一路豪情满怀、凯歌高奏,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从濒临危亡走向伟大复兴。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引领我们把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强调“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在天津古文化街,感慨“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嘱托“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一路行,一路思,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鲜明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引领我们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

  “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锚定中心任务,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伟大事业阔步向前,“十四五”壮丽画卷徐徐铺展。

  合肥、芜湖,双核驱动、总装整车;滁州、马鞍山、宣城,专注配套、各展其长……立足长三角,依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部省份安徽发挥战略叠加优势,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点燃创新引擎,“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一;江苏,“经济大省挑大梁”,创造全国10%以上的经济总量;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从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东北全面振兴蓄势待发,黄土高原由黄转绿,万里长江碧水东流……一场场重要会议、一次次重要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从“广大”处谋划、于“精微”处落子,指引各地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中国在时间的恒进中积跬步以至千里——

  仰望长空,“嫦娥”奔月,“北斗”组网,“羲和”探日,“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俯瞰神州,东数西算、西电东输、南水北调,深中通道长虹卧波,国产邮轮破浪远航……逐梦星辰大海,发展日新月异。

  抗地震、战洪水、防疫情,众志成城,赓续浩然之气。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办成一件件大事要事,中华民族意气风发。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走过“十四五”,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202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个坚持”,为“十五五”时期应对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首要任务

  “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只能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