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加强我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市审计局近期组织开展了全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本次调研旨在全面梳理当前我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现状,深入分析队伍在结构、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结合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铁军提供决策参考。
一、全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基本现状与初步成效
近年来,*市审计局始终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主责主业,在干部选、育、管、用等环节持续发力,全市审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稳步提升,为有效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队伍规模与基本结构
*市审计局机关行政编制约50名左右,当前实有在职干部约45名。从整体结构看,队伍呈现出一些基本特征:一是学历层次较高,干部队伍普遍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据主体,这为审计工作的专业化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领导班子配备齐全,设有局长1名,副局长3名,以及若干正副科级领导职数,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组织领导架构。三是初步建立了干部培养体系,通过“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构建了党组领学、支部带学的联动机制,确保审计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在日常工作中,我市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1.突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审计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通过建立审计项目政治把关机制,确保审计立项、实施及报告等各环节均符合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
2.聚焦专业能力,夯实履职基础。 高度重视干部的专业能力培养,通过举办“审计大讲堂”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业务知识和法规培训。同时,积极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干部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制定差异化培训计划,着力锻炼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的综合能力。通过选派骨干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鼓励干部参加职称和职业资格考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3.注重实践锻炼,促进干部成长。 坚持在审计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锻炼干部。通过统筹调配审计资源,打破科室界限,让年轻干部在重点审计项目中担任主审或组长,在实战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此外,还积极选派干部参与巡视巡察、挂职锻炼等工作,有效拓宽了干部的视野,提升了其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新时代背景下审计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审计工作“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更高要求,我市审计干部队伍在结构、能力、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队伍结构不够优化,存在断层隐忧
1.年龄结构有待优化,后续力量储备不足。 从全省范围来看,审计干部队伍平均年龄偏高,一些市县甚至超过50岁,呈现老龄化趋势。尽管我市情况相对较好,但同样面临着“青黄不接”的潜在风险。经验丰富、年近退休的业务骨干占比较高,而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数量不足,中间力量相对薄弱,干部梯队结构尚未形成最优配置,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审计经验传承不畅、队伍活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