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民营经济中央“31条”、云西省“32条”等一系列稳经济、促投资、降税费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给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标志着民营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前期我局开展的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调查、实地走访调研以及青平县民营经济监测,以20XX—20XX年青平县民营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从五个维度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剖析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议对策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民营经济规模壮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民营经济主体总量不断扩大。从存量看,全县民营市场主体总量从20XX年的8577户增加至20XX年的10869户,年均增长8.2%,占全部市场主体比重由95.1%提高至98.0%;其中,20XX年私营企业为2733家,年均增长15.6%;个体工商户8136户,年均增长6.1%。从增量看,新登记注册民营市场主体数量三年年均增长5.1%;其中,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年均分别增长15.2%和1.8%。“四上”民营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在库“四上”民营企业数量从20XX年的56家增加至20XX年的120家,年均增长28.9%,在库“四上”企业中的占比由20XX年的78.9%提高到20XX年的87.0%。其中,新增“四上”民营企业数三年年均增长1.1倍,占新增“四上”企业比重从71.4%提高到98.0%。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从20XX年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的74.64分提高到20XX年的全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的80.0分;20XX年底,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标杆指标12项、中部指标1项、落后指标2项,标杆指标数量全市首位。
(二)企业效益不断改善,生产效能持续提高
民营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效益稳中向好。多项指标显示全县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稳定、财务风险有所降低。从盈利能力看,20XX年超六成“四上”民营企业经营实现盈利,盈利民营企业比重从20XX年的44.6%提高至61.7%。20XX年“四上”民营企业利润总额XX万元,比20XX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68.4%,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1.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1.3个百分点。从资产负债情况看,全县“四上”民营企业资产三年年均增长12.3%,企业资产负债率从75.6%下降至69.9%。从企业融资看,全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20XX年的XX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XX亿元,年均增长52.3%,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从16.8%提高到52.3%。从生产效能看,近三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27台,推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由20XX年的XX万元/人提高至20XX年的27.07万元/人。
(三)科技投入日益加大,创新动能逐步积聚
民营企业创新活动稳步推进。20XX年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开发费用支出的民营企业10家,占有研发费用规上工业企业数的83.3%。规上工业民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从20XX年的XX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XX亿元,年均增长16.6%。规上服务业民营企业研发费用从20XX年的XX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XX亿元,年均增长89.0%,占所有规上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比重从42.4%提高到84.2%。民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加大,三年累计完成民营工业技改投资额XX万元。民营企业人才素质持续提升,“四上”民营企业期末从业人员中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数从20XX年的24人增加至20XX年的42人。科技创新产出成果显著,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XX年的6件增至20XX年的14件;多元品种海水养殖、厚壳贻贝繁育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深度升级民营传统产业,助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现代化产业加快培育
新兴产业释放活力,“数”“智”水平逐步提升。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民营企业、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数量三年年均分别增长58.7%和26.0%。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由XX亿元增长到XX亿元,年均增长108.8%;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由XX亿元增长到XX亿元,年均增长14.2%。民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20XX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民营企业破零,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XX亿元。现代服务业民营经济主体储备扩大,20XX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民营企业新增6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民营企业新增2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