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既是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的一次专题会议,也是一次调度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全市“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住建局等13个牵头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汇报,总结了工作,查摆了问题,提出了打算,讲得都很好,也很有针对性。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在深化认识中增强打好硬仗的政治自觉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固本之举,是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自市委部署“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以来,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扎实工作,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组织体系更加健全,领导核心作用持续彰显。 全面加强了街道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城市社区,通过优化网格党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里,“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链条更加紧密,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有效巩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市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和居(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8%以上,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更加顺畅。
二是治理效能稳步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不断增强。 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通过整合资源、下沉力量,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等方面,党组织牵头协调,联动多方力量,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基层治理平台累计受理群众诉求约12万件,办结率达到97.2%,响应效率较去年同期提升了近15个百分点,治理成效正越来越多地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共建共治格局初步形成,社会协同力量有效激活。 通过党建引领,有效整合了辖区单位、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起了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许多社区探索建立了“红色议事厅”“居民说事点”等民主协商平台,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实现了“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年度任务目标和评价指标,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深化,部分单位和干部对打好这场硬仗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上热下冷”现象,压力传导层层递减。二是工作推进不够均衡,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之间存在差距,一些治理“盲区”和“死角”尚未完全消除,个别重点任务推进速度不及预期。三是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条块分割、信息壁垒等问题依然存在,各部门下沉到基层的资源、平台和力量未能实现高效集成,联动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方式方法创新不够,部分基层单位仍然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运用法治思维、市场办法、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是这场硬仗中必须攻克的“山头”、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