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和来自兄弟单位的各位同仁、各位专家,一起探讨交流乡村治理这个课题。说“授课”实在是愧不敢当,更多的是一次“汇报”和“分享”。*县在乡村治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但更多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修正的过程。今天,我就是来抛砖引玉的,希望能听到大家的真知灼见,给我们传经送宝。
大家都知道,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这话说得非常形象。神经末梢虽小,但它感知冷暖、传递信号,直接关系到整个身体的健康与活力。我们*县有54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不小。这片广袤的田野,是我们最具活力、最富潜力,也最需要我们去精耕细作的“希望田野”。如何让这每一个“神经末梢”都充满活力、反应灵敏、健康强韧,是我们社会工作部门必须答好的一道时代考题。
近年来,我们*县聚焦乡村这个大领域,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尝试走一条“小切口·大能量”的实践路径。我们相信,所有宏大的治理叙事,最终都要落脚到老百姓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小事上。所以,我们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力图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一点一滴地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治理效能和发展胜势。今天,我就围绕“激活红色引擎,深耕善治沃土”这个主题,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思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固本强基,筑牢乡村善治的“红色堡垒”
做好乡村治理,千头万绪,根子在哪里?我们的体会是,根子就在基层党组织。这个“红色引擎”不发动起来,马力不足,任何治理措施都可能悬在半空、落不了地。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固本强基,把这个“红色堡垒”筑得牢牢的。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