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深度文库
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事业成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 纪律 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 ‘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我县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人民群众期待持续提升,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夯实执政根基、厚植发展优势。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大意义

(一)这是践行 “两个维护”的内在要求。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不正,就会脱离群众、背离宗旨;作风不严,就会贻误发展、损害公信。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不是一时之策,而是长期战略,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规矩立起来、把作风严起来,才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这是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在部分单位和干部中仍存在 “表态多、落实少”“重痕迹、轻实效”“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这些问题看似是工作方法问题,实则是作风不实、责任缺失的表现。如果任其蔓延,不仅影响政策执行效率,更会挫伤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因此,必须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把作风建设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基础工程来抓,用优良作风保障政令畅通、推动工作落实。

(三)这是回应群众期盼的必然选择。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尺。近年来,我县持续开展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赢得了广泛赞誉。但仍有群众反映“办事难、跑腿多”“政策宣传不到位”“服务态度生硬”等问题。这说明,作风建设不能“一阵风”,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必须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以作风转变带动服务升级,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变化、见到实效。

二、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整治作风顽疾

(一)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当前,一些地方仍存在 “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检查考核层层加码”“调研走过场”等问题。有的干部习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把“做了”当成“做成了”,把“留痕”当作“实效”。对此,必须强化源头治理,严格落实精文减会制度,严禁随意增加基层负担。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四不两直”式调研,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凡是没有实际效果的工作安排,一律不得立项;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复检查,一律予以清理规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