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刚刚送走了充实而富有挑战的上一学年,又满怀信心地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学期。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中小学秋季开学重点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及省、市关于教育工作的最新决策部署,针对当前我区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就进一步深化教辅材料征订专项整治、提升课后服务工作品质、巩固控辍保学成果这三项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这三项工作,看似是常规工作,实则是关乎教育公平、群众利益和发展全局的大事,是检验我们教育工作者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全区教育系统的同志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将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深刻把握新学期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区教育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期盼,对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第一,规范教辅材料征订是净化教育生态的必然要求。 一个时期以来,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屡禁不止,形式花样翻新,手段更加隐蔽。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它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滋生了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损害了教育系统乃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我们必须认识到,治理教辅材料散滥问题,绝非小事一桩,而是落实“双减”政策、维护教育公平、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的一场攻坚战。我们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猛药去疴”的决心,彻底斩断伸向教辅征订的“利益链”,还校园一片净土。
第二,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是回应社会关切的迫切需要。 全面推行课后服务,是党中央为解决“三点半”难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区的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全面覆盖的阶段性目标。然而,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仍然存在内容单一、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了“课上不讲课后讲”的变相补课苗头,以及收费管理不规范等现象。这些问题,偏离了课后服务的政策初衷,也辜负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如何让课后服务从“有”到“优”,从“全覆盖”到“高品质”,真正成为学生素质拓展的“第二课堂”和家长放心满意的“民心工程”,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时代课题。
第三,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是坚守教育公平底线的政治任务。 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赋予我们的法定职责,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近年来,我区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实现了动态清零。但“清零”不等于“根治”,控辍保学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因家庭变故、学习困难、心理问题、外出务工等原因导致的辍学风险依然存在。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必须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一项底线性任务,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建立健全预警、劝返、帮扶的长效机制,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