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值此集团深入开展“弘扬新风正气、严守纪律规矩”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之际,我们举行专题廉洁教育党课,核心目的在于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的实际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本次党课以“铸忠诚之魂,守廉洁之本,砺担当之能,锻造新时代国企廉洁铁军”为主题,其根本指向在于通过深刻剖析违纪违法案例的沉痛教训,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岗位的负责同志,务必在灵魂深处筑牢防线、在履职用权时划清界限、在责任链条上钉实钉牢,从而为推动集团全面从严治党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凝聚最广泛的思想认同与行动合力,确保我们这支队伍始终纯洁坚定、锐意进取。下面,结合个人的学习思考及集团纪委日常监督所掌握的相关情况,我着重阐述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忠诚之魂——护航航程的压舱基石
忠诚,是共产党人血脉之中最为鲜明的政治基因,亦是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立身处世、干事创业、行稳致远的根本支撑。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集团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使命。越是面对复杂局面与严峻考验,越是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将忠诚内化为坚不可摧的政治定力。这种忠诚绝非抽象的口号,而是深深铭刻于履职尽责的具体实践与细微日常的选择之中。
(一)政治定力:熔炼忠诚的政治本色。 对党忠诚的首要要求,体现为在涉及重大原则、根本方向问题上的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我们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必须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将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准则和根本行动遵循。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复杂深刻,务必保持头脑清醒、目光如炬,有效甄别并坚决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渗透干扰。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任何在公开与私下场合言行不一、妄议方针政策,抑或在西方话语陷阱面前丧失辨别力、人云亦云的做法,都是对政治忠诚的严重背离。唯有将政治上的清醒自觉融入血脉,方能在惊涛骇浪中始终保持航向,使忠诚化作集团应对一切风险挑战最坚实的“压舱石”。
(二)信仰守恒:淬炼忠诚的初心纯度。 忠诚的政治品质,往往在个人发展遭遇瓶颈、现实利益受到触动时迎来最严苛的试炼。党员干部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工作失意、职位调整、生活变故难免带来心理波动。然而,真正的忠诚者,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教诲,“把个人生死名利置之度外”,始终不忘为民初心与入党誓言。现实中,少数干部在顺境时踌躇满志,一旦个人期许落空、工作受到批评或面临家庭困难,便滋生抱怨甚至怨恨情绪,将组织的培养恩情抛诸脑后,自感“被亏欠”,进而将情绪化为放纵享乐的借口,将挫折当作腐化堕落的起点,此心态极度危险。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纪国法具有刚性约束,不会因个人的“委屈”、“失落”而有丝毫弹性;人民对于公职人员的清正廉洁期待也绝不会因个体情绪而降低。真正的忠诚,是身处逆境而信仰弥坚,蒙受委屈仍重任在肩,始终将党性原则置于个人荣辱得失之上,永葆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与纯粹本色。
(三)言行一致:砥砺忠诚的实践光芒。 忠诚的最高境界,在于表里如一的纯粹性与彻底性。检验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忠诚,最终标准是实际行动而非华丽辞藻,是台前幕后的统一而非口是心非的表演。必须坚决破除“两面人”现象,做到人前人后如一、公开私下如一、言出行随如一、工作内外如一。任何形式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嘴上“马列”、心里“利己”,抑或将庸俗“江湖”规则侵蚀组织原则的行为,其本质都是对组织的背叛,对党的形象的严重伤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忠诚意识刻入骨髓、融入日常,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绝对的忠诚之心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于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实践,做到赤胆忠心、襟怀坦白、言行一致,使忠诚成为行动自觉,焕发持久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