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生态环境领域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县生态环境领域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深度文库
在2025年全县生态环境领域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生态环境领域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决策部署,全面分析我县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举措,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赢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这场硬仗。

刚才,我们听取了全县当前生态环境领域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的总体情况汇报,*同志、*同志结合各自单位职责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具体,体现了直面问题的担当和狠抓落实的决心。总体来看,前一阶段的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生态环境保护的根基尚不牢固,历史欠账依然较多,新的环境风险仍在集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工作实际,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是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期盼的内在要求,是必须办好的重大民生实事;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必须守住的重大发展底线。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根据最新的监测数据,过去一年,我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7%,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2%,大气环境质量稳中有进。主要河流*河、*河的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水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不断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得到有效保障。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背后的隐忧和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正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从近期上级环保督察反馈的意见和我们自身排查的情况来看,我县生态环境领域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根源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具体表现在: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部分干部依然存在偏差。 有的同志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生态环保是软指标,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的惯性思维,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整改工作的艰巨性估计不够。有的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主动作为的精神。甚至个别同志还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不被上级发现,问题就可以拖一拖、放一放。这些思想上的“灰尘”,是我们抓好整改落实的最大障碍,必须坚决予以清除。 二是在污染治理上,部分领域依然存在短板。 例如,我们的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乡镇的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污水处理厂“吃不饱”与管网“溢流”现象并存,严重影响了*河流域的水质稳定。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仍需加力,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工业园区内,少数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的现象仍偶有发生,环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仍需打通。 三是在问题整改上,部分任务依然存在差距。 对照上级督察反馈的问题清单和我们自查发现的问题,一些整改任务进展不快、效果不佳。有的问题整改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深挖根源、举一反三,导致同类问题在不同地点反复出现。有的整改方案措施不实、可操作性不强,停留在纸面上、会议上,没有真正转化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实际行动。有的问题整改责任不明确、压力传导不到位,形成了“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的局面。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关乎发展大局,每一个都牵动民心向背,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下猛药、出重拳,坚决彻底地加以解决。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坚决守护好*县的蓝天、碧水、净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