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和共同责任,召开这次“十五五”规划专家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发展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刚才,市发展改革委介绍了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情况,7位专家围绕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真知灼见,听后很受启发。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将这些宝贵的智慧结晶充分吸收到“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去。 “十五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二个五年,也是我市在新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稳定社会预期、凝聚全民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编制一个好的规划,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今天邀请各位专家,就是希望借助大家的专业智慧和广阔视野,共同把脉我市发展阶段性特征,厘清发展思路,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下面,围绕高水平做好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我讲三点意见,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胸怀全局、把握大势,在深刻洞察城市竞争格局中明晰战略定位
编制发展规划,首要的是认清我们身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重大原则、策略方法和实践要求,做到胸怀“国之大者”,将*市的发展置于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棋局中进行考量与谋划。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面临深刻重构。同时,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些宏观层面的变化,为我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从过去单一的经济总量比拼、政策优惠竞争,转向了产业生态、创新能力、营商环境、开放水平、人才引力等全方位的综合实力较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十五五”期间,我们必须在城市竞争的新格局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发力点。这个定位,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我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科学判断。我们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是要统筹好目标与路径的关系。 既要设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战略目标,又要规划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目标上要体现“跳起来摸高”的追求,主动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明确我市在国家战略中的功能角色;路径上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避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二是要统筹好特色与优势的关系。 特色是我们的辨识度,优势是我们的竞争力。我市在海洋经济、先进制造、对外开放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关键在于,要有力、有序、有效地把这些独有的特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企业优势和项目优势,形成人无我有的“杀手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我们的海洋科研机构密集,就要思考如何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深海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蓝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胜势。 三是要统筹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手”不能伸得过长,主要职责是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做好战略引导、规划约束和公共服务。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更加有效的市场机制,让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