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2.
3.
4.
5.
区商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稳经济固底盘,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区上下“一盘棋”,共同发力,有力促进了经济指标的平稳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预计实现XX亿元。上半年预计到位内资XX亿元。服务业增加值上半年预计实现XX亿元。
(二)促消费增动能,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顺应消费多元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消费补贴“杠杆效应”,积极开展多项活动,多角度多维度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一是举办XX年货节,联合塔湾富食甄选,组织开心农场、王家大院、居然之家等多家企业参与,联动各街道社区在家门口打造购销两旺的“赶集日”,春节期间,重点商超累计销售额实现XX亿元,同比增长28.2%;二是开展“XX有礼、春日趣享季”系列活动,紧抓消费热点,联动千盛百货、新天地超市、三台子万象汇等重点企业,活动共发放消费券XX万元,带动消费XX万元。三是推出“初夏绮梦、嗨goXX”主题活动,一方面,政企协同、开展了旗袍市集、面包节、动漫IP等跨界融合消费活动,打造“首发+消费+体验”创新模式,另一方面,以夏日为契机、围绕夜经济街区,推动18号口袋公园、叁三里街区等街区全面升级;四是开展以旧换新活动,XX区参与家电以旧换新企业共20家,其中3C数码企业9家、家居以旧换新企业3家;五是推进老字号工作,共有友谊宾馆、辽宁大厦、辽宁中医、王家乾蹄、明廉大冷面、王厚元饺子以及立达糖尿病医院7家企业获得“辽宁老字号”称号,覆盖餐饮、住宿等多个领域。
(三)强招商添助力,招商成果竞相迸发
1-5月份,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3个,预计投资总额XX亿元。全区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9个,预计投资总额X亿元。
坚持“招大引强+延链补链”,精准对接,招引投资额度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项目。推进华润集团北站北万象商业、利星行凯悦酒店二期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强化“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模式,赴上海、北京、南京、深圳等城市开展外埠招商活动,承办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布暨招商大会首尔分会场活动,邀请韩国IBK企业银行、韩国人参公社正官庄、韩国三养食品、韩国福库电子株式会社等8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
(四)引外资促外贸,开放合作活力奔涌
1-6月,我区预计实际利用外资136万美元;外贸进出口预计实现XX亿元,同比增长5%。上半年,我区进一步推进外经贸开放合作,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资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集聚,全力实现开放合作范围更大、深度更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壮大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扩大中医药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辐射作用,积极开展与新西兰、奥地利、新加坡等国中医药教育、文化交流;提升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能级,高效赋能企业出海;国家文化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创思佳业、我译网获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五)优保障强服务,招商机制不断升级
召开XX区2025年重点项目推进会议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制定并解读XX区产业招商图谱,发布2025年招商工作指标任务。利用好XX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做好“招商项目库”统筹管理。制定《2025年XX区闲置楼宇高效利用考评工作方案》,建立指标考核体系,从楼宇招商、闲置盘活、特色楼宇打造等方面进行任务分解,通过月报方式了解楼宇发展情况。
着力完成营商、安全、投诉处理等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共检查行业企业300余家,共接到“12345”平台分理的诉求件1500余件,办结率为97.2%。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举措,全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一是要利用好节假日消费契机,聚焦“消费促进”主线,积极开展主题促消费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促消费模式;二是聚焦消费热点,创新开展活动,联动举办啤酒节主题活动,推进以旧换新及汽车促消费活动,联动三台子万象汇周年庆策划举办消费节活动;三是关注重点,创新打造特色商圈和街区。围绕“一核四中心”商贸布局,重点从丰富文娱消费活动、引进多元消费业态、强化商文旅体融合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各部门联动,举办多元促消费活动,改善商圈经营环境。
(二)稳增长,切实推动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一是定期召开指标调度会议,围绕重难点,与各部门、各街道一起协商解决,每月细化分解任务,及时跟踪汇报,强化考核机制;二是对全区零售企业,制定由区领导、商务局、街道办事处三级包保制度,逐一展开走访服务,深入挖掘增长潜力;三是开展促销活动,拉动消费需求,通过系列活动与优质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响企业品牌,提升企业销量;四是依托招商引资工作,招引总部企业,发展支柱行业,推动企业落地XX,为我区指标提供增量支撑。
(三)抓招商,全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积极参与承办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行业论坛、会议,持续推进港澳、日韩、欧洲等国家地区重点外资项目。持续对接企业项目,不断拓展招商资源。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招商、平台招商,大力招引头部企业、总部企业、链主企业,形成产业发展生态圈。优化构建重点项目高效运行机制,提高项目引进和服务保障质量,打造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数字工作平台。
(四)提能级,扎实推动外经贸工作平稳提升。
一是挖潜外资增量。紧盯利星行、安娜、华润等外资重点项目和企业,通过“商务服务员”市区联动机制,调研企业经营发展各环节堵点卡点,加强对企业和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提高存量项目缴资水平;二是激发外贸新动能。提升平台载体能级和指标转化率,以安娜国际经贸产业园为依托,优化园区定位,做好企业吸引、培育、迭代升级,满足企业现代数字化发展需求;三是推动服务外包创新发展。做好龙头企业挖潜,联合商协会、工信、科技等部门,围绕科技、环保、商务服务等领域,主动对接,推广政策,扩大产业规模
市商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推动消费扩容提质。一是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6月底,全市商务领域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汽车置换、汽车报废交易笔数39.6万笔,带动消费XX亿元,已发生补贴资金XX亿元,均居全省第5位。二是抢抓活动赋能挖掘消费潜力。2025年以来,组织“徽动消费乐享宿州”系列消费券发放活动6轮,累计发放XX万元,带动消费超X亿元。联合各县区、重点企业、各类协会和电商平台先后举办“徽动消费乐享宿州”2025年新春促消费活动、砀山梨花节、五一车展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引导重点商贸企业、平台、金融机构让利超X亿元,组织开展各类节日促消费活动160余场,切实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全年可持续”。三是培育孵化消费载体。上半年新增限上企业和大个体共34家,与去年同期持平(历年最高)。全市在库限上单位1502家,同比增长10.9%。指导重点街区改造提升,着力推动“四个经济”(即首店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和直播经济)落地生根,提升街区商圈品质和吸引力。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推动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主城区共选择14个社区作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累计完成家政人员培训达15512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7810人。四是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荐申报2025年度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县,引导推动大型商贸集团向农村下沉延伸零售网点,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鼓励各地电商企业多途径、多渠道推进本地农副产品线上销售,今年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参与开展直播带货等产销对接活动12场,通过电商渠道主动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XX万元。2025年1-5月份,全市农产品网销额XX亿元,同比增长9%。
(二)积极应对外贸发展困境。坚持优进优出、拓展增量,以上进对冲下行,持续推动外贸回稳向上。持续深入开展外贸挖潜专项行动,全面摸排全市潜力企业现状,逐一建立台账,制定针对性举措,动态跟进孵化,加速引导外贸回转。支持企业通过开展国际产品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和境外专利申请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通过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多元开拓新市场。联合海关、金融、外汇、出口信保等涉外部门,大力宣传国家、省、市等各级稳外贸政策和便利化举措,增强企业稳定发展预期和信心。今年以来,召开2场外向型企业座谈会,开展两轮重点企业全覆盖调研,累计服务企业超200家,协调解决企业参展、融资等各类诉求20余个。截至目前,我市共组织75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42场次,境外参展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意向成交额超五千万美元。坚持以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2025年1-5月,全市跨境电商摸排交易额实现XX万元。
(三)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一是狠抓项目招引储备。每周收集汇总外资招引线索,跟进项目进展,2025年拟到资项目13个。实时掌握存量投资目标企业情况,鼓励企业开展利润再投资到资。引导已完成到资的企业增资扩股。二是聚力加强外资招引。聚焦“5512”产业工程,借力“投资安徽行”、“海客圆桌会”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等各类对外开放平台作用,拓展外资招引渠道,扩充外资项目储备。内外资一体化招引初见成效,在手重点外资项目线索增多,储备项目线索10个。三是强化外资包保服务。积极参与“访企入村”行动,完善顶格服务包保外资企业机制,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在宿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召开外向型企业座谈会等专题活动,畅通政企通道,倾听企业诉求。开展省市外资外经奖补政策、惠企政策宣讲,确保惠企政策落到实处。
市商务局2025年上半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我局认真贯彻省、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要求,以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宗旨,结合工作开展实际,回应群众关切,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25年上半年政务公开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