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学习教育中,我们通过“学查改”一体推进,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机关服务领域落地生根,但“服务场景化违规”“整改一阵风”等隐患仍需警惕。下步,要聚焦“常态长效”核心,把“学查改”从“集中行动”转为“服务日常”,让严的标准、廉的要求、优的理念融入会议保障、物资采购、设施维护等每一个服务环节。
(一)深化理论武装不松劲,筑牢服务思想根基不动摇
思想是服务行动的先导,必须把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从“阶段性任务”变为“服务必修课”,确保干部职工知敬畏、守底线、优服务。一是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交通运输行业服务规范(如《交通运输部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办法》)纳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每月至少开展1次专题学习,班子成员带头到分管科室、服务点位(如机关食堂、会务中心)开展“清风宣讲”,结合“会议保障超标”“食材采购浪费”等典型案例解读规定要求,每年累计宣讲不少于4场;各党支部要把八项规定精神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固定内容,每月组织1次“服务+作风”专题研讨,确保理论学习与服务实践紧密衔接。二是聚焦“关键群体”抓精准。针对新入职服务人员、关键岗位(物资采购、会务保障、设施维修)人员、科室负责人等群体,制定“分层培训计划”——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入职第一课・廉洁服务”培训,重点讲解服务流程中的红线底线;对关键岗位人员每季度开展1次“岗位廉洁实训”,通过“情景模拟”(如模拟供应商送礼场景、超标接待场景)强化应对能力;对科室负责人每年组织1次“服务管理廉洁研讨班”,聚焦“如何平衡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如何防范服务流程中的廉洁风险”等问题深研细究,确保教育精准滴灌。三是突出“警示震慑”抓长效。每季度更新《机关服务领域作风建设典型案例汇编》,选取系统内“物资采购利益输送”“公务用车私用”“会议保障铺张浪费”等案例,通过“以案四说”(说纪、说法、说德、说责)开展警示教育;用好集团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干部职工每年至少参观2次,同时在机关服务大厅、食堂等区域设置“案例警示角”,定期更新违规案例,推动“学案例、守规矩、优服务”成为常态。
(二)聚焦问题查摆不缺位,校准服务作风偏差不打折
机关服务领域作风问题具有“场景化、隐蔽性”特点,必须把问题查摆从“集中排查”转为“动态监测”,防止“老问题反弹、新问题冒头”。一是拓宽“听意见”渠道。在机关服务大厅、职工食堂、办公区走廊设立“作风意见箱”,开通“清风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干部职工对餐饮质量、设施维修、会务保障的意见),每季度开展1次“服务作风问卷调查”,重点收集“服务响应慢”“资源浪费”“流程繁琐”等问题;组织科室负责人开展“下沉服务日”活动(每月最后一周周四),深入总部各业务部门、合作单位(如食材供应商、维修公司)排查“服务形式主义”(如过度布置会场、重复采购物资)“服务官僚主义”(如对业务部门需求推诿拖延)等问题,确保问题早发现、早预警。二是紧盯“高风险”领域督查。围绕物资采购、会务保障、公务用车、餐饮管理等关键领域,由局纪检监察专员牵头,每两个月开展1次专项督查——物资采购环节重点查“是否超预算、是否围标串标”,会务保障环节重点查“是否超标准布置、是否浪费物资”,餐饮管理环节重点查“是否虚报食材成本、是否存在餐饮浪费”;针对“文件多、报表繁”等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建立“服务报表总量管控机制”,科室间共享数据、减少重复填报,确保干部职工把精力放在“办实事、优服务”上。三是健全“问题清单”管理。各科室要建立“服务作风问题动态台账”,明确问题描述、责任人员、整改时限,实行“发现—登记—整改—销号—回头看”全流程管理;局党委每月对台账进行审核,对整改率低于90%的科室,由分管领导约谈科室负责人,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如设施维修响应慢),成立专项整改小组深挖根源,确保问题查摆不走过场、整改不打折扣。
(三)狠抓整改落实不松劲,织密服务制度笼子不松懈
整改的核心是“建机制、防反弹”,必须把整改落实从“当下改”转为“长久立”,让制度成为约束服务作风的“硬杠杠”。一是强化“整改实效”督查。局党委成立3个专项督导组,对学习教育中未整改到位的5类28个问题(如食堂口味单一、维修流程繁琐、会议保障超标)实行“挂图作战”,每周调度整改进度,每月在局务会上通报整改情况;对整改流于形式、弄虚作假的科室(如虚报整改成效、应付检查),严肃追究科室负责人责任,同时选取典型整改案例(如“优化维修流程缩短响应时间”)在全局推广,以点带面提升整改实效。二是完善“长效制度”体系。修订《机关服务局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细化“供应商遴选、价格审核、验收流程”等要求,明确“超预算采购须集体决策”;出台《机关服务领域作风负面清单》,明确“严禁超标准会务保障、严禁公务用车私用、严禁浪费办公物资”等20条禁令;建立“服务作风预警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如某科室连续收到3次服务投诉),由局纪检监察专员发送“廉洁提醒函”,提前预警纠偏,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三是畅通“满意度”评价渠道。对作风问题整改成效,实行“干部职工满意度测评”(整改完成后15日内),邀请总部各业务部门代表、职工代表参与评价,满意度低于85%的,责令责任科室重新制定整改方案;每半年开展1次“整改回头看”,重点检查“餐饮浪费、维修响应慢”等易反弹问题,对整改后再次出现的,从严从重处理,推动整改成效“由干部职工评判、让干部职工满意”。
二、突出“转”与“干”,持续推动成果转化落地,激活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