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在此召开公司“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意义重大,恰逢其时。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与“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关键交汇点。编制一份高质量、有远见、能落地的“十五五”规划,是公司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迈向新征程的战略总纲,更是指导未来五年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刚才,与会同志立足各自领域,围绕规划大纲第三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热烈的研讨,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志结合集团的总体要求,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公司“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实践进行了复盘,并对“十五五”的战略构想进行了阐述,有深度、有思考。大家的发言,既肯定了现有成果,也指出了需要完善之处,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为规划的后续完善凝聚了共识,汇聚了智慧。下面,结合大家的讨论和我的思考,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与反思:深刻总结“十四五”时期的经验与启示,筑牢未来发展的坚实根基
回顾即将过去的“十四五”,是公司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也极富成效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公司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总额预计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超过百亿元,多项核心经营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圆满完成了“十四五”规划设定的主要目标。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公司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品牌美誉度的显著提升。
二是战略转型实现新突破。 始终坚持服务主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在支持集团重大工程项目、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业务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发展韧性显著增强。
三是改革创新释放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智慧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成,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得到有效提升。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成果得到巩固,组织活力与运行效率进一步激发。
四是风险防控筑牢新防线。 始终将风险防控置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不良资产率始终控制在0.5%以下的较低水平,成功经受住了多轮市场周期性波动的考验,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既是“十四五”实践留下的宝贵镜鉴,也是“十五五”规划必须正视并着力解决的课题。比如,战略的前瞻性与执行的穿透力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业务创新的系统性、协同性有待加强,部分新兴业务领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数字化转型的深度不足,数据资产的价值挖掘和应用场景拓展亟待深化;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储备与发展需求相比,仍显不足。这些问题,是挑战,更是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必须建立在对这些经验与不足的深刻洞察之上,扬长补短,固本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