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公司党委班子关于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聚焦)

水电公司党委班子关于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聚焦)-深度文库
水电公司党委班子关于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聚焦)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根据集团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巡察工作要求, *水电公司党委于近期召开了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此前,在*月*日,集团公司巡察组向公司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公司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将巡察整改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召开党委会、中心组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巡察反馈意见的精神实质,并紧密围绕“四个聚焦”要求,深刻查摆问题、剖析根源、明确方向。现将公司党委班子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照查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司党委班子以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对照巡察反馈意见,主动认领、深刻反思,查摆出在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聚焦政治引领,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上存在 “温差”

党委班子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集团公司战略要求在基层落地生根方面,存在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未能完全同频共振的现象,执行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尚有欠缺。 一是 理论学习的 “深度”有所不足,政治站位未能达到新高度。存在以事务性学习代替系统性理论研修的倾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能源安全新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论述,未能做到全面系统、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时,存在满足于“已读”“已学”的表面状态,但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将条例精神严格内化为决策和行动的自觉遵循,有时仍存在以行政会议研究代替党委会前置研究部分“三重一大”事项的现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与政治核心作用的边界与融合把握不够精准。 二是 战略执行的 “精度”有所不够,服务国家大局未能体现新担当。对标国家“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宏观要求,班子在谋划公司长远发展时,前瞻性思考和系统性布局略显滞后。虽然完成了年度发电任务,但在推动存量资产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创新举措不多,行动较为迟缓。对于如何发挥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压舱石”和“调节器”作用,以更高标准服务于区域电网安全稳定和能源结构优化,缺乏深入研究和具体方案,未能完全将政治担当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三是 风险防范的 “锐度”有所减弱,统筹发展与安全未能树立新标杆。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强,对网络舆情、职工思想动态的分析研判和引导管控力度不足,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部分要求未能压紧压实。在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守住了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底线,但对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自然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特别是针对老旧坝体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仍存在惯性思维,未能完全按照国家能源局最新的安全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建立起动态、闭环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二)聚焦民生关切,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存在 “落差”

党委班子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方面,未能完全将群众的 “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导致部分工作与群众的期望存在差距。 一是 生态保护责任 “挂在嘴上”,绿色发展理念未能深入人心。作为水电企业,履行生态保护责任是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发电效益、轻生态保护的错误倾向。突出表现在部分下属电站的生态流量下泄监管不到位,存在监测数据失真、执行标准打折扣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个周期内,个别电站因生态流量泄放不达标,考核不合格率一度超过 15 %,并收到了地方水利、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通知,累计罚款金额达数十万元,严重影响了公司形象和社会声誉,反映出班子在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上的政绩观出现了偏差。 二是 服务移民群众 “浮在面上”,惠民政策落实未能触及根本。水电开发历史遗留的移民安置及后期扶持问题,是公司需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课题。班子虽然每年都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但深入移民一线调研、现场解决问题的次数偏少,对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了解不够深入。在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监管漏洞,审计曾发现个别项目存在资金拨付不及时、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甚至存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廉政风险。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基层,但根子在于班子对移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建立起从资金拨付到项目落地的全链条、穿透式监管体系,导致群众获得感不强。 三是 解决职工诉求 “停在纸上”,担当作为精神未能充分展现。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如部分基地老旧小区的水压不稳、管网改造、家属区物业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虽然有批示、有要求,但跟踪督办、一抓到底的韧劲不足。对职工反映的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诉求,回应和解决不够及时有效,存在“文来文往”的现象。这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实质上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体现,伤害了职工感情,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聚焦固本强基,在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上存在 “偏差”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