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十四五”总结和“十五五”谋划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十四五”总结和“十五五”谋划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深度文库
在全县“十四五”总结和“十五五”谋划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我县“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成就与经验,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的宏伟蓝图。这既是一次回顾过去、盘点家底的总结会,更是一次展望未来、擘画新篇的动员会。刚才,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对“十四五”期间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对“十五五”的规划提出了初步设想,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同志们的发言和我的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回首 “十四五”:在砥砺奋进中夯实基础,在攻坚克难中书写华章

“十四五”时期,是*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也极富成效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局面,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稳步攀升,发展根基更加坚实。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 一要 务,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经济总量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回顾这几年的发展轨迹,我们经历了挑战,也看到了韧性。 2021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93 . 25 亿元,实现了 8 . 7 %的较快增长,为 “十四五”开了一个好局。随后几年,尽管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我们依然保持了发展的定力。 2022 年,我们的 GDP 总量增长至 97 . 52 亿元,同比增长 3 . 2 %。 2023 年,在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据基础上, GDP 达到了 98 . 93 亿元,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为 2 . 3 %,但这是在承压前行中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的是,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 2024 年我县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全年 GDP 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 103 . 37 亿元,同比增长 4 . 6 %,重新回到了中高速增长的轨道。这一条 V 型回升的曲线,充分彰显了 *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五年间,三次产业结构从 2021 年的 20 . 1 : 33 . 5 : 46 . 3 ,演进至 2023 年的 20 . 5 : 32 . 2 : 47 . 3 。这一组数据的变化告诉我们: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持续稳固,为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发挥了 “压舱石”作用;第三产业的贡献日益凸显,占比持续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在 2023 年出现了小幅回落,这警示我们,工业强县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二)重大项目硕果累累,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我们深知,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 “项目为王”的理念,谋划和推进了一大批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总投资 1946 万元的县城供水改扩建及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工,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在 2024 年底建成投用,县城污水日处理能力从 4000 立方米跃升至 10000 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县域水环境质量。在农业领域,我们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 2024 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17 . 26 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 59 %,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产业项目建设亮点纷呈。我们坚持向绿色要效益,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立木一期、代化、高堡等一批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或建成并网、或加快收尾,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总投资达 36 . 64 亿元的一批重点项目在 2025 年第一季度集中开工,展现了我们抓项目、促投资的决心和力度。即使是在节假日,我们的重点项目建设也从未停歇, 10 万吨低温绿色智能粮油储备库及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一期仓库已然矗立,二期主体工程也将在明年年初完成,这都将成为支撑我们未来发展的 “四梁八柱”。

(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特色更加鲜明。 我们立足县情,发挥比较优势,做精做强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 *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享誉省内。特别是我们的*绿壳蛋鸡产业,已经从一个地方品种发展成为产值超 10 亿元、带动 4500 多户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饲养存栏量突破 800 万羽,真正实现了 “小鸡蛋”做成“大产业”。*镇的松港蔬菜基地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基地蓬勃发展,年营业收入达 360 万元,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我们依托 *谷文化旅游小镇、*康养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积极探索“农业+旅游”“文化+康养”的新模式,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业异军突起,依托*米业、*食品等龙头企业,我们的粮油、果蔬、畜禽产品加工链条不断延伸,附加值显著提升,成为全县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主导产业之一。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更加普惠。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发展的成果不断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成功创建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全县 30 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覆盖率达到 99 . 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 25 个村(社区),昔日的 “脏乱差”变成了今日的“洁净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们创新探索的县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模式成效显著, 2024 年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1950 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 98 %,群众满意度达到 100 %。 “网格+阵地+积分”和“挂村警长”等基层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得 2024 年上半年全县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 19 . 23 %和 23 . 48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同志们,回顾 “十四五”,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印刻着全县干部的担当和奉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中央和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在于有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在于有全县上下的团结拼搏、合力攻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比如,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州范围内仍不靠前,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特别是工业 “压舱石”作用不强,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民生领域还有不少欠账。这些问题,是我们“十五五”时期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