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5年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5年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深度文库
在全市2025年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市在人才工作支持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市政府 副市长、市政协 *副主席,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市科技局、*区、*县作了汇报发言,讲 得 都很好,既总结了各自在人才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显著成效,也指出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更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人才是 第一 资源,创新是 第一 动力,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同频共振,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做好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是 从国家战略布局来看,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支撑。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政策文件,旨在通过人才引领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发展集聚人才。我市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必须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人才优势推动产业优势,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地方的落地见效贡献力量。上半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 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人才密集型企业贡献了*%的产值增量,这充分体现了人才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 从区域竞争态势来看,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当前,各地都在围绕人才展开激烈竞争,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其核心目的就是通过人才集聚推动产业升级,从而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据统计,周边 市、市今年以来分别引进产业领军人才 * 名、 * 名,投入人才发展资金分别达到 * 亿元、 * 亿元, 其中 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均保持在 * %以上。相比之下,我市在人才总量、人才质量以及人才对产业的支撑力度上还有一定差距。如果我们不能在人才工作上取得突破,就可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掉队,错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市因引进了 * 名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其相关产业产值在半年内增长了 %,而我市同产业增速仅为*%,人才差距直接导致了产业发展差距。

三是 从我市发展实际来看,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条不完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问题的背后,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一方面,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缺乏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上半年,在对我市 家重点企业的调研中发现,有 %的企业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其中*%的企业表示因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导致项目延期, %的企业因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影响了市场拓展。例如, * 区的 * 家智能制造企业,因未能及时引进掌握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其智能化改造项目比计划推迟了 * 个月,错失了抢占市场的有利时机。因此,只有加强人才工作,才能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我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四是 从长远发展来看,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才的接续奋斗。只有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长效机制,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既需要能够解决当前技术难题的实用型人才,更需要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 战略性 人才。例如,我市在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中,不仅需要当下能够进行药物研发的科研人才,更需要能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的领军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上半年,我市通过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 * 家企业输送了 名青年技术骨干,这些人才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总结工作成效,全面把握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 “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在“ 1 + 7 ”人才政策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人才引进精准度不断提升,产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一是 突破性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成效显著。实行 “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引进机制,针对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靶向引进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军人才。上半年,全市共引进产业领军人才 名,其中新能源领域 名、智能制造领域 名、生物医药领域 名。对引进这些领军人才的企业,我们按照政策给予了引才补助,累计发放补助资金 万元,最高的一名领军人才所在企业获得了每年 万元的补助。同时,对领军人才带来的转化落地项目,通过财政资助和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给予支持,其中财政资助 万元,股权投资 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亿元,有效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引进的 * 名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领军人才,其落地项目已实现阶段性成果,预计投产后可使我市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能力提升 *%,年新增产值*亿元。 二是 精准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取得进展。实施 “校企双聘”计划,推动企业与本地高校深度合作,联合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上半年,共支持 家企业与在襄高校联合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 名,这些人才既在高校担任教授,又在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有效促进了产学研融合。创新 “政聘企用”模式,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专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上半年共引进此类人才 * 名,分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此外,鼓励企业 “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引才成本的 30 %给予一次性补助,上半年共有 家企业享受了这项政策,获得补助资金 万元,柔性引进人才 名。 * 县的 * 家新材料企业通过 “柔性”方式引进了一名 中国科学院 院士,指导企业开展新型材料研发,使企业的产品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订单量增长了 *%。 三是 吸引大学生来襄就业创业成果丰硕。实施 “万名大学生聚襄”工程,通过发放生活补贴、创业补贴、提供“青创贷”等政策,吸引大学生来襄留襄就业创业。上半年,共吸引大学生来襄留襄就业创业 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 %。其中,发放生活补贴 万元,惠及 名大学生;发放创业补贴 万元,支持 名大学生创业;发放 “青创贷” 万元,帮助 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解决了资金难题。为在襄就读大学生开设公积金账户,毕业后留襄就业创业的,给予开户补贴、留襄补贴及购房贷款额度支持,上半年共有 *名大学生享受了这项政策,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留襄的积极性。 区通过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校企对接会等活动,吸引 * 名大学生在辖区企业就业,为辖区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