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撑三常”逻辑谋篇,写出了作风建设的战略定力与实践抓手

篙不松,劲不减,步不停”

01

学习教育类文章怎么才能既有理论高度,又能落地可学?来自侯雯晖的这篇《“一篙不松”学查改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以“三撑三常”为结构主线,紧扣“学查改”任务安排,写出了作风建设的政 治定力、行为张力与执行动力,是一篇值得笔杆子们反复拆解的学习教育类好文。

文章以“一篙不松”作题眼,借力“逆水行舟”的警句设定基调,整篇以“理论之篙不松懈、自省之篙不松劲、务实之篙不松手”为三大段落轴心,层层递进、句句有力,体现出“学深悟透、查准刨根、改到实处”的公文式表达范式。

02

第一段:撑起“理论武装”长篙不松懈,在“常学常新”中锤炼党 性

这一部分亮点在于“学”的逻辑不仅贴合八项规定精神,也升华到党 性修养、思想淬炼的高度。关键词如“锤炼党性”“固本培元”“滴水穿石”构建出持续学习的时间轴,句式上通过“依托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机制推动“学思悟践”一体化,展示了“理论之学”如何融入日常、化为习惯。

特别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心学”组合,用典自然,语言精准,是学习教育类材料中的“高配写法”。

03

第二段:撑起“自我革命”长篙不松劲,在“常查常省”中检身正己

这一段用“自我革命”作总纲,延伸出“多维度查摆+主动检身+源头治理”的查摆模式。文章重点突出了“四种查法”(自己找、上级点、相互提、群众评),以“透视自己”代替“表层交代”,强化政治性与操作性的结合。

语言上,“检身若不及”“守不住心门,反噬自身”“常破心中贼”多处比喻精准、警句自然,把查摆问题从程序动作转为党性工程。这种“语言有骨、修辞有力”的文风,非常适合写作培训中作为查摆类材料的范例推荐。

04

第三段:撑起“为民务实”长篙不松手,在“常改常行”中永葆初心

最后一段从“为民”切口落笔,将“改”的逻辑由“整改问题”上升至“凝聚民心”。文章通过“多坐热炕头、常听牢骚话”这些极具画面感的表达,将作风问题与群众感受高度绑定,把“整改闭环”转化为“治理温度”。

尤其“顺民意的事办好、暖民心的事办细、惠民生的事办实”这一组排比句,可直接抄入“民生整改”类发言稿。再配合“开门教育”“群众监督探头”“神经末梢感知”系列用语,逻辑闭环写得完整、语言细节做得扎实,是“务实有感”的范文模板。

05

写在最后:这篇文章不是在喊口号,而是在讲方法、立规范、提路径

整体来看,这是一篇兼具政策理解力、文稿结构感与写作方法论的理论好文:

  • 主题稳得住:以“作风建设”为核心任务,牢牢守住八项规定精神主线;
  • 结构立得起:三段式结构逻辑清晰、标题统一、句式递进;
  • 语言写得实:“逆水行舟”“心门”“探头”“牢骚话”等表达真实、鲜活、可信;
  • 落点接得牢:从理论引导到机制建设,再到群众反馈,全链条闭环可复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