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和区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 * 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全面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落细,全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夯基础,固根本。 持续加强政治建设。 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基础建设攻坚行动,研究制定 “1345”党建工作计划。健全完善党委议事规则,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9场次,开展交流研讨5次。同*个村党(总)支部签订党委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包抓党建联系点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 实施 “党建+”行动,对 * 个党 (总) 支部进行分类管理,全面建成 * 党建综合示范点。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讲纪律党课等方式,推动各党支部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组织生活从严从实。建立支委成员联系帮带制度,对 * 名外流党员实现教育管理全覆盖。不断巩固 * 党建联建工作成果, “四联一融”工作模式成效显著。 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推动乡村治理的动力 “引擎”, 成立全区首家 *村联办雷雨马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聚力 打响 “红色牧场”品牌,不断拓宽 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2024年全乡村集体经济 收入预计达到 *万元,村均*万元以上 。 二是重帮带,优队伍。 以 “互培互带”为载体,注重在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在党员中培育致富带头人。 培育村 “两委”后备人员141名,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员48名,“三个带头人”队伍142名,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严把党员“入口关”,计划发展党员1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6名。 三是强引领,促发展。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 * 红牛、文旅康养、新兴能源产业链为抓手,精心谋划六大典型培育项目,切实做到将党建工作 “软实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硬支撑”。 * 红牛产业链, 持续发挥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 及村级党组织带头人 * 示范引领作用,入驻运营 * 乡畜牧产业园,紧紧将广大党员群众吸附在产业链上,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打造集粪污处理 —有机肥生产—饲草种植—饲料加工配送—肉牛养殖—活畜交易为一体的循环发展产业链条。 文旅康养产业链, 充分利用 * 革命遗址红色资源外溢辐射效应,高标准建成集研、学、游、吃、住、行为一体的红色教育研学基地,持续为市区各级党员干部及中小学生开展户外红色研学提供精品线路。 新兴能源产业链,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积极靠前服务,加快推进 * 兆瓦风力发电、 *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打造全市最大新兴能源基地。全力协调保障 * 千伏变电站建设,搭建全区周边电力上网枢纽,为 * 、 * 、 * 三个县市电力并网创造良好条件,全面形成新兴能源产业闭环链条。 四是抓整改,促提升。 针对 全区基层 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反馈问题整改方案,主动认领 13条问题,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任务清单,开展集中培训2次,观摩评比1次,组织“擂台比武”2次,下发工作提醒函 * 份,对整改情况进行 “回头看”,切实巩固整改成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聚焦 * 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短板弱项, “量身”制定整顿提升方案,落实“四个一”包抓整顿措施,按照销号管理方式,目前已完成村部改造提升等工作 。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乡党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区委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差距: 一是 创建党建品牌亮点不足,示范带动效应还不明显; 二是 在文旅康养产业链方面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力度还不够; 三是 村干部后备队伍中高学历人才储备不足,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配备还不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在打造党建亮点上再加强。 持续擦亮 * 、 * 两个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带动引领作用,巩固 * 党建联建、红牛产业链党建联建成果,全力培育打造示范典型。把党建特色亮点与当前中心工作相融合,各支部结合群众关注问题及村情实际,在服务群众中创新党建特色亮点 ,实现 “以点带面、全面促进”的效果, 推动全乡党建工作提质量、上水平。 二是在党员培育发展上再用力。 以党建 “三链”建设为核心,注重在重点产业链建设、 青年优秀人才、致富带头人中 发现和培育高素质、高学历入党积极分子。同时,以服务群众为着力点,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积极参与村级重点工作,不断增强党员意识,提升工作能力,锻造过硬责任和担当,真正将经得起群众和时代检验的高素质人才吸纳进村干部队伍。 三是在党建融合推进上再提升。 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持续推进 “党建+”工作模式,探索将党建工作与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重大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增收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时注重提炼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快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步伐,切实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