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人民检察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市人民检察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度文库
在2025年市人民检察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召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交流座谈会,共同围绕观看影片《长安的荔枝》分享所思所悟,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刚才,几位青年干警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人生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作了非常精彩、非常深刻的发言。大家的发言有理论高度、有思想深度、有情感温度,充分展现了我们*检察青年队伍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敏锐深刻的思辨能力和矢志不渝的法治情怀。听了之后,我很受启发,也倍感欣慰。这次座谈会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氛围热烈,达到了预期目的,是一次成功的、高质量的思想交流会。

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围绕着影片中的主人公在“跨越山海,送达使命”过程中的种种艰辛与抉择展开,见微知著,由小见大,把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与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新时代检察事业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一种将历史观照现实、将艺术融于工作的深刻洞察力。

有的同志从“坚守使命”的维度,谈到主人公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种反复试验保鲜技术、亲身勘测转运路线的执着与专业,让我们看到了使命必达的坚定信念。这与我们检察工作何其相似。每一份起诉书的背后,是无数次对证据的反复核查;每一次出庭公诉的背后,是对法条的精准把握和对案情的了然于胸。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在情与法的交织中,在各种干扰和压力面前,我们检察人员的“使命”就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种坚守,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案件办理的细节中,镌刻在每一位检察人的职业信仰里。有的同志从“人生抉择”的视角,剖析了主人公在生死绝境中求生机、在权势倾轧前守本心的艰难历程。发言中引用了《论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切入点非常好。人生无时无刻不面临选择,对于手握检察权的青年干警而言,每一次选择都至关重要。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退缩回避?是选择坚守原则,还是选择妥协变通?是选择秉公执法,还是选择人情世故?这些选择考验着我们的政治品格、职业良知和人生智慧。影片告诉我们,最艰难的路,往往是通往山顶的路。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我们的“本”,就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就是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就是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根本宗旨。只有把这个“本”立住了,我们的检察之路才能行得稳、走得远。还有的同志从“廉洁本色”的角度,深刻洞察到“荔枝转运”背后折射出的官场积弊与系统性腐败问题,从而警醒我们廉洁是从检之基、立身之本。影片中,一个小小的荔枝,牵动了多少利益纠葛,滋生了多少腐败寻租。这警示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于公则利国利民,用之于私则害人害己。我们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力量,自身更要行得正、坐得端。青年干警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期、成长的关键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检察官的清廉本色。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你们的思考和感悟,充分证明了我们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是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战斗力的集体。通过这样的学习交流,我们不仅提升了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校准了思想航向,凝聚了奋进力量。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对我们检察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赋予了检察机关更重大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和检察责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代在变,形势在变,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也在不断提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