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全体党员齐聚一堂,举行这次专题党课学习,意义非凡。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要走在前列、学在深处。本次党课的主题是“深学笃行新思想立德树人建新功”,我们将共同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相关重要卷章,特别是其中关于教育事业的重要论述,旨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际行动。
下面,我将围绕“明背景、研金句、强信念、寻结合、践行动”五个维度,与同志们进行交流。
一、明晰时代背景,深刻领会新思想的重大意义
我们正处在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部重要著作,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宏大韬略。其中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我们才能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论断,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一个国家要实现长远发展、要在激烈的大国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手中的粉笔、面前的学生,都与“国之大者”紧密相连。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因此,我们肩负的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研读思想金句,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实践要求。我们不仅要通读,更要精研其中的“思想金句”,将其内化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准则。
第一句,“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句话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魂”。它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人的品德。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一个人的品德出了问题,那么他掌握的知识越多,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我们*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校园文化建设到社会实践,都必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每一个校园活动的具体实践之中。
第二句,“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我们党和国家对教师寄予了厚望,社会对教师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更应该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教学能力,更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我们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风范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第三句,“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这句话为我们的育人目标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片面倾向。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坚决扭转这一局面。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抓好文化课教学,更要加强体育锻炼,让孩子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孩子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实践中懂得奋斗的价值。这五育并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