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深度文库
在2025年全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对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两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相关部门对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几位同志也分别作了具体部署,讲得都很到位,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深刻把握“两项整治”的时代内涵与战略意义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发展全局、着眼长远未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这既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不容错失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两项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这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激活发展潜能的根本举措。 长期以来,我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存在,土地利用碎片化、低效化现象较为突出,建设用地“天花板”日益趋紧,耕地保护红线压力持续加大。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核心就是要通过对农用地、建设用地、乡村生态和历史文脉的系统性重塑,破解“地从哪里来”的难题。这不是简单的“田变田、地变地”,而是一场深刻的国土空间治理革命。通过整治,可以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为重大项目落地、优势产业集聚腾挪出宝贵空间;可以打破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更多地流向乡村,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盘棋如果走活了,*的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第二,这是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的内在要求。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切的民生福祉,也是乡村振兴最直观、最基础的外在体现。“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昭示我们,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乡村环境,是留住乡愁、吸引人才、发展产业的基础。当前,我市农村人居环境虽有较大改善,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与建设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的目标相比,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脏乱差”等顽瘴痼疾,打一场全面、深入、持久的攻坚战,让*的乡村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成为吸引市民休闲度假、激发全域旅游活力的重要载体。

第三,这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两项整治”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的生态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旨在修复乡村生态系统,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是筑牢乡村生态屏障的关键环节。将这两项工作协同推进,就是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家园,确保*的发展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聚焦重点,系统施策,全力开创“两项整治”的崭新局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